当高房价遇上“二师兄”:一个人有了房子后,还得有猪肉吃,才能叫做有了家。
过去几十年,物价在涨,房价也在涨,物价跟房价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在物价大涨后,房价往往也会跟着涨,因为成本变高了;但是房价在下跌之后,物价可能还在涨,因为买房的钱都流向了其他商品。
我们老是有一种错觉,就是觉得过去的人民币购买力非常强劲。借用一组数据,1978年全国年均工资为615元,平均月工资为51元,北京市最低工资为7元,当时一斤猪肉约为1.18元,7元钱能买8.24斤猪肉。而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2018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94258元,折算下来,月工资为7854.83元。1978年,51块钱的月工资可以买43斤猪肉。而现在北京市的猪肉价格在25元至30元之间浮动,以25元一斤计算,购买43斤猪肉需要1083.13元。按照平均工资7854.83元计算,现在能买314斤猪肉。单从猪肉来看,如今的物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据查证,1989年上海平均月薪是217元,北京平均月薪是175元。也就是说,1989年,北京市的房价是工资的9.1倍,到2019年是7.6倍(以人社局给出的2018年数据计算)。这两组数据对比下来,其实我们会发现,物价和房价的上扬,并没有赶上我们工资增长的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我们之所以觉得工资跑不过房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商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房子的均价,从1987年的408元/平方米上涨到2016年7476元/平方米。其中,1988年、1992年、1993年以及2009年这几年上涨最多,上涨幅度在23%-29%。倘若你1989年在上海以2300元/平米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即使房屋折损,到现在也能赚到388万元。买猪肉和买房子,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昨天也有网友留言表示,猪肉天天都要吃,房子一辈子可能只买一次,没有可比性。不可否认的是,房屋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成了中国人最具投资意义的商品。商品房,真的不愧是“商品房”。这些年,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扬跟坐了火箭似的。2008年北京的房价还在8000元/平方米打转,到2019年已经将近6万/平方米了。十年前买套房,啥事不干,十年后也能净赚个几百万。我们总说,一二线城市的体量摆在那里,买房子肯定是不会吃亏的,因为需求永远都在。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增加了48.94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都在80%左右,按照中国城镇化率每年增长1%的速度计算,我们还有20多年的时间发展。今年,楼市受到了强调控。从前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基本维持平稳态势,涨幅明显收窄;而三四线城市的涨幅也在上涨后得到了控制。但需求仍能推动商品的价格,比如深圳以及周边地区的楼市情况。9月,紧靠深圳的惠阳地区房价涨了,新批楼盘的报价从13000/平方米上调至15000元/平方米,楼市一片火热。在宏观调控下,楼市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保持着“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态势,在短期内,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但对于买房的刚需群体而言,需要还是摆在第一位的。按照这几十年的经济周期来看,建议刚需看准了就下手,少吃点猪肉,早点买房。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