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无论你们的关系有多么亲密,最后总会变淡的
发布于 2021-10-18 15:0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心理学家布库斯基提出了“层次友谊模式”,将友谊模式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双向情感关系、确定友谊范围、维持高质量关系。
在友谊发展的最终阶段是避免冲突,降低质量。无数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质量的友谊,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淡,甚至还有以冲突的方式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下文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了解对方是需要时间的,只有一起相处久了才会真正的知道对方的内心和品质,感情也会因为彼此了解更多而深入,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当然,也会存在一些特殊状况,比如在一起的时间里发生矛盾的情况占大部分,双方这样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不能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就无法了解对方。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会受到扎容茨提出的曝光效应影响,对于眼熟程度高的人更加喜欢,老话讲“见面三分情”,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得知,频繁的接触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
人的社会性
恋爱过程中,两个人最害怕的就是异地恋,异地恋是情侣分手率最高的一种恋爱方式,而两个人的感情通常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打闹培养出来的。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受到人社会本质的影响,人的社会性使得人的发展是在相互依靠、相互帮助进行的。
这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社会认知、思维和三观。
一旦两个人断开了社会上的紧密联系,相互之间的信息分享就少了,感情也会随之变化,情感关系和朋友关系大多都遵循这一规律。
观念不同
从另一角度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三观,尤其在成年人看来,三观的塑造或改变更多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对高中生在校时期的好朋友进行长达数年的追踪观察,发现当时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毕业以后关系会变淡,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保持曾经的亲密。
其中,关系转变最快的就是两个人分别考上大学与步入社会,由于接触的圈子和人不同,身处的环境不一样,理念自然有所差别。
尽管两个人都想竭尽全力维持联系,但是发现自己所说的事情对方无法理解,对方讲的事情自己不以为意。
人生经历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经历不同是两个人彼此亲密度变化的根本原因。考上大学的人比较注重思维意识层面的提升,脑中思考的问题比较偏思想化,而较早进入社会的人,会更多地感受到生活打拼的不容易、人情世故的冷暖。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两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一样的三观,最终见面时发现两个人找不到共同语言,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甚至还会持有相反的看法。
此时你会发现,彼此都是两个世界的人,对于维系这一段关系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无法在百忙之中抽出精力关心与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无法为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人解决烦恼、提供意见。
即便你出于好心坚持这样做,对方不一定会领情,久而久之,两个人渐渐没了联系,昔日无话不谈的密友逐渐消失在往后的人生中。
好朋友之间关系逐渐变淡,总会让人感叹物是人非,有诗云“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
我们也会偶然间想起曾经和自己一起在炎炎夏日分享冰棒的伙伴,会想起曾经两人课间凑在一起看的那本漫画,以及自己在课上答不上来题,朋友在座位上焦急的样子。
尽管如此,我们很难做到让曾经的友情复燃,甚至不会主动去联系对方。然而,我们应当有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层次友谊模式显示,维持友谊需要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当我们的人生向另一个阶段跨越的时候,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和曾经的朋友关系再密切,总会因为分离而变淡。
过去的遭遇和朋友只是我们漫长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印象中变得模糊。
与其念念不忘、沉溺于过去,不如将目光聚焦于未来,未来我们也会经历不同的事情,结交新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