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党校公共政策考博解析、参考书、热点分析、博士计划【党校考博】

发布于 2021-10-18 15:36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考博真题/参考书/招生人数

北京地区管理博士点招生学校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行政管理) 

2021年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博士招生专业如下:

一、2023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博士招生方式、考试科目

1.中央党校公共政策博士考试科目:公共政策(1204Z5):

1101 英语(1102日语或 1103俄语) ② 2512 中国公共政策

2.这几年中央党校考博对专业限制比较多,报考公共政策专业仅限于以下专业报考:1204-公共管理(或1252-公 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 0501-中国语言文学 0304-民族学

3.中央党校博士申请主要采取“申请—考核制”,即提交材料,然后参加笔试(包括外语和专业课)、面试。

4.中央党校公共政策博士导师包括:祁述裕刘东超王满传高宏存

5.中央党校公共政策考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根据育明考博十余年经验分析,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6.中央党校是全国少有的招生在职博士研究生的院校,但是每年在职研究生指标竞争非常激烈。希望在职读的学生能够早点准备,根据过去五年育明考上的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毕业3-5年,在政府或者国企事业单位工作,本硕院校还不错,提前1-2年就开始准备了。最怕的学生就是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的,总是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的!导师也不可能招收这样的研究生。

二、2023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考博参考书目

基于过去五年中央党校公共政策考博真题的分析,育明考博给大家推荐了如下参考书书目: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祁述裕:《创意的力量》,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

祁述裕:《文化管理概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李国正:《公共经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三年论文。

三、2023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考博部分真题

    从这几年的真题来看,2019年是个分水岭,2019年以后,中央党校公共政策博士考试每年考试的题目虽然不多,题量不大,但是每个题目都是论述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政府经济前沿理论、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等。面试也会考察社会研究方法,尤其是涉及到研究计划中的研究方法问题。

     1.政策工具

     2.文化自信

     3.政策执行偏差

     4.公共物品

     5.传统文化

     6.文化创意与文旅产业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8.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相关问题

     9.十八大以来文化发展相关的论述

     ······

四、2023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考博真题预测

 

中央党校2021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须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截至2021年1月13日)。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满足报考专业(学科)规定的其他条件。

  4.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6.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35周岁(198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0周岁(198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二、报名时间

  2020年12月23日9:00-2021年1月13日17:00。

三、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院)学习,毕业后自主就业。

  (2)定向:须保证基本学习年限内至少第一学年全日制在校学习,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考生报考时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至少第一学年脱产在校学习并保证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学习时间的证明。

四、提交电子版报考材料

   ①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截至目前仍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②由所在党组织开具并加盖公章的《中共党员身份证明信》(附件2)。

  ③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含封面及内容详情页);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学位考生提供教育部硕士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④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英语,如大学英语四级(CET4)、六级(CET6)、专业英语等级证书、托福(TOEFL)、雅思(IELTS);报考语种为日语、俄语的考生,成绩单应为国内外权威考试机构颁发的成绩单。申请外语免试者请另行提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外语免试申请表》(附件3)。

  ⑤硕士学习成绩单。应届生成绩单应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成绩单应加盖提供此件的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或所在学校档案馆成绩专用章。

  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考生在网络报名系统完成报考信息填报后,自行下载打印,并签署完整。

  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审查登记表》(附件4,仅限硕博连读考生)。

  ⑧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同意考生至少第一学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并保证基本学习年限内学习时间的证明(附件5)。

  ⑨专家推荐书。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填写的《北京市202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附件6)各1份(专家签字处须由专家本人手写署名)。

  ⑩获奖证书复印件。各类获奖及荣誉证书,同类获奖及荣誉证书仅限提供一项最高等级证书。

  ⑪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

  ⑫科研情况一览表。科研情况一览表提交详情见附件7。

  ⑬科研计划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完成后须本人手写署名。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研究兴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及其后工作期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攻读博士期间拟研究的问题和具体研究设想。无固定模板,考生自由撰写,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

五、综合考核 

    考生报考材料评审完成后,按照招生计划与材料评审成绩1:5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综合考核包含外语能力考核(简称外语考核)、专业能力考核(简称专业考核),形式为笔试。“硕博连读”考生免于进行综合考核,其余报名及考核环节参照“申请-考核”制考生进行。

1.外语考核

  考生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予以免试(前三项成绩有效期三年,截止日为2021年1月13日):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分数达到425分(含425分,下同)以上;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90分以上;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6.5分以上;④本科(第二专业除外)、硕士期间攻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并获得文学学位,或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⑤三年内(截至2021年1月13日)在英语国家或地区留学获得国外本科或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申请外语免试的考生必须提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外语免试申请表》(附件3)。小语种考生均需参加外语考核。

  外国语水平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外语“免试”考生及外语测试“合格”考生方有资格进入后续考核程序。

  2.专业考核

  专业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专业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考核科目名称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1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考核成绩满分100分,考核成绩为“合格”的考生方有资格进入后续考核环节。

  外语考核及专业考核拟定于2021年4月中旬在我校(院)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见后续通知。

六、复试

     复试形式与内容。复试采用面试形式,考核内容涵盖申请者的专业基础情况、外语能力、现有学术成果水平、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志向和兴趣,同时考察申请者其他综合素质。

     复试成绩的组成。复试成绩由外语复试成绩和专业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者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采取远程网上面试形式,包括外语复试(满分30分)和专业复试(满分70分)两部分,二者相加为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成绩总分低于60分或专业复试成绩低于42分)不予录取。

  外语复试主要考核考生的外语水平。专业复试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情况、现有学术成果水平、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志向和兴趣及其他综合素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