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大总结!

发布于 2021-01-26 21:56

阅读理解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生赏析文章,提高表达、写作能力。

阅读能提高语文水平。但很多孩子看了不少书,依然做不好阅读理解题,丢分严重。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因有三。

(一)孩子阅读的书籍不对;

(二)孩子阅读的方法不对;

(三)孩子答题的技巧不对。

本文这套答题模板旨在对阅读理解的题型进行归纳,简化,使孩子一看就会,帮助孩子快速建立起阅读理解思维模型,高效做题,快速提分,在考试中先人一步。

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01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


(一)通读文章,抓核心词。

注意事项:要求清楚地说出文章:写何人、何事、何物、何情。

(二)读懂题目,抓住问题。

注意事项:要求正确理解题目,知道自己应该回答什么。

(三)带着问题,细读文章。

注意事项:要一个问题读一个地方(根据题目要求读一个段落,或一句话),切忌一目十行。

(四)揣摩词句,正确答题。

注意事项:要求字迹清晰,标点正确,语句通顺,完整回答所有问题。

02
辨别体材的方法


(一)记叙文。
辨别方法: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文章都是记叙文。
举例:课文《不懂就要问》,《手术台就是阵地》,《小木船》,《开国大典》等。
归纳句式:本文叙述了XX人(国家、组织、团队)在XX时间做了XX事。
(二)说明文。
辨别方法:凡说明某样东西的性状、大小、重量、体积、味道、使用方法、制作方法的都是说明文。
举例: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蝙蝠和雷达》,《傣家竹楼》,《风向袋的制作》等。
归纳句式:本文说明(介绍)了XX的形状、颜色、气味、来历、制作步骤、使用方法等。
(三)议论文。
辨别方法:凡是针对某事、某人表达观点、立场、态度、主张的文章都是议论文。凡能找到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的都是议论文。
举例:课文《为人民服务》,《只有一个地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及新闻时评、社评、影评都属议论文。
归纳句式:本文作者针对XX问题(事件、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XX为例,证明了XX这一论点。

03
归纳总结(文意或段意)

题目要求谈读后感(读后有何收获)、心得体会、文章包含的道理,就是要求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答题技巧:不少文章第一自然段、或中间、末段有中心句,找到中心句,稍加整理即可作为答案。

辨别中心句的方法:

(一)写人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赞美人物的某种优秀品质。

(二)写景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赞美景物的某些特点。

(三)写物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表达对事物的喜欢。

04
说说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一)句子在文首时的常见作用: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二)句子在文中时的常见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三)句子在文末时的常见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记住不同位置的句子的常见作用,就能快速准确答题。

05
说说修辞手法的作用

(一)拟人、比喻。

举例:树根扎在泥土里,如巨人的手指抠住大地。

作用:使描写对象更形象,感染力更强。

(二)排比。

举例:坦克大军隆隆向前,气势如山,如海,如地狱的火焰。

作用:增强气势,增强文章力量。

(三)设问。

举例:你怕没他跑得快吗?我看未见得。 

作用:自问自答,使读者专注于问题,引起思考。

(四)反问。

举例:难道笔不是用来写字的吗?

作用:强调主张、观念,加强语气。

06
解释词语的技巧

碰到陌生词语,需要对其进行解释时,可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揣摩出答案。
文章都是遵循某种思维逻辑写出来的,文中所用的词语必然符合某种逻辑思维,反复揣摩上下文,就能领悟和写出词语的含义。或者根据字面义推导出引申义。
举例:自那时起,她的产品广受欢迎,有口皆碑。请对“有口皆碑”进行解释。
答题技巧:不懂有口皆碑时,先据上下文和字面义去理解,有口皆碑的字面意思是有口的都是碑,——显然这是个病句,应该别有所指,这种情况下就去想想他的引申义,——有口是只要有嘴巴的人,皆碑是都像刻在功德碑上的字。什么东西需要刻在功德碑上呢?只有好的东西才刻碑。把这些推导揉合成一个句子,就有了:只要有嘴巴的人都在说好,在赞美。那么答案就是:人人都说她的产品好,比喻她的产品很受欢迎,人人赞美。解释其他陌生词语时,采用这种方法揣摩、归纳,十拿九稳。

07
找近义词的技巧



(一)近义词放到文中后,原句意思没变。
(二)近义词的字数与原词相同。

08
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


通常是多音字,要清楚每种读音的含义,选择符合文章意思的读音。

09
选择恰当词语的方法


(一)仔细阅读词语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用意。
(二)认真分辨不同词语的意思,词性(正面肯定,还是反面否定),选出符合文章用意的词语。

10
写出标点符号的作用


(一)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表示破折号后的句子对前句进行解释说明。
举例:这是一只极漂亮的花瓶——一件景泰兰工艺品。
②转折话题。表示破折号后的句子转到与前句相关的另一个话题。
举例: 我重新戴上了电话手表——两天前它被我的狗叼走了。
③语气中断。表示破折号后的句子打断前句。
举例:他突然想起什么,兴奋地说:“啊!你是——铁木真。”
④表示延长。表示时间、声音的延长。
举例:一个悠长的声音在小巷里传来:磨菜刀——剪子呢——
(二)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用。表示省略引文、重复词语、列举内容等。
举例: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
②省略。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
举例:河水涛涌如山,看不到底,不知有多深……
③中断。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举例:他惊得说不出话来,嘴里啊……啊……的叫着。
④跳转。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举例:我们依旧每天上学、放学……可天宁同学一直没出现。
(三)引号的作用
①引用。表示引用其他人的文句或上文词句。
举例:他不由地想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突出强调。表示加强语气。
举例:我“恨”死你了!
③讽刺或否定。表示意思相反。
举例:“大度”的鞑靼人少给了她三十文钱。
④特定称谓。表示特指某人,或某物。
举例:“秃头”打着哈哈,扬长而去。

11
给文章拟标题


(一)用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名称,加简短的修饰语作标题。

例①:文章写2019年国庆大阅兵,可用“盛大的2019年国庆大阅兵”作标题。

例②:文章写小明喜欢开玩笑,可用“诙谐的小明”作标题。

(二)以中心思想和中心词作标题。

举例:文章写地球变暖所生的自然灾害,可用“当心地球变暖”作标题。

12
说说文章的写作顺序

(一)时间先后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出现年月日、时辰、早上、上午、下午、晚上、过去、现在、先后、之后、然后这一类与时间有关的词语。

(二)地点变换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出现从某地换到某地,或明显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内以外、由外至内的空间转移顺序。

(三)事情发展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写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先写总体情况,再分步骤介绍,或先说各部分的情况,再说总体情况。这种写法常出现在说明文中。


13
填上合适的关键词


只有脑子里有关联词,才会使用关联词,所以务必记住下面这些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①一面……一面…… 

②一会儿……一会儿…… 

③既……又……

(二)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①不仅……而且…… 

②不但……还…… 

③连……也……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①不是……就是…… 

②或是……或是…… 

③宁可……也不……

(四)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①尽管……可是…… 

②虽然……但是…… 

③却…… 

④然而……

(五)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①如果……就…… 

②假使……那么…… 

③要是……那么……

(六)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①只要……就…… 

②只有……才…… 

③无论……都…… 

④不管……都要……

(七)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①因为……所以…… 

②由于……因此…… 

③既然……那么……

14
常见题型答题模板


(一)题目要求回答:某句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句子或段落在第一段时的答题方法:

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落笔点题(或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铺垫下文(或衬托后文)、为后文打伏笔的作用。

②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间时的答题方法:

此句(或此段)有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的作用。

③句子或段落在最后一段中时的答题方法:

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从文法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呼应文章标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从意蕴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使文章回味绵长(余音绕梁)的作用。

(二)题目要求回答: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很抽象。脑中有词汇才 能领悟文章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那么,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一步是答题人首先要记住这些词。常见描写思想感情的词汇如下:

①喜悦,高兴。②热爱,喜爱。

③感动,震憾。④渴望,愿望。

⑤眷念,思念。⑥惆怅,忧愁。

⑦惋惜,怜惜。⑧厌倦,憎恶。

⑨痛苦,惭愧。⑩内疚,悔恨。

⑪伤心,悲痛。⑫遗憾,遗恨。

(三)题目要求回答:概括文章主旨、中心、主题。

主旨,指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中心,指文章的核心思想。

主题,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有些文章的标题即主题)

答题句式:通过……(事情、物件),歌颂(赞美)了……(事物、品格),表达了……(思想,感情),揭示了……(道理)。

答题技巧:留意每一段、特别是首段与尾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它们常常是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以之答题事半功倍。

(四)题目要求回答: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记住五种表达方式:

①叙述。

辨别方法:文中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尾六要素。即使很模糊,但仍能找到。

作用:交待事件过程,人物表现。

②描写。

辨别方法:文中含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细节、景物、场面等描写。

作用:增强文章画面感,感染力。

③说明。

辨别方法:文章对象为动物、植物、物品等有具体形状的东西。

作用:清楚交待事物真实情况。

④议论。

辨别方法:文中含作者对某事某人的看法、主张、意见、观点。

作用:表达作者的价值观、是非观。

⑤抒情。

辨别方法: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某物某人某地的喜爱、热爱、眷念等。

作用:表达作者的情感。

(五)题目要求回答: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

①比喻。②比拟。③夸张。

④排比。⑤对偶。⑥反复。

⑦设问。⑧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A、比喻的作用

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读者易理解;

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读者有画面感;

③使概括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印象鲜明。

B、拟人的作用

①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②用以表现喜爱的事物,让事物具有人的灵性,更有趣味。

③用以表现憎恨的事物,让事物形象更突出,感染力更强。

C、夸张的作用

①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

②用以渲染事物的形象,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激发读者的想象。

D、排比的作用

①突出文章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

②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

E、叠词、短句的作用

促使文章富有节奏感,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F、引用的作用

①突显描述对象的品质、特征。

②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

③引用名人名言,以权威人士的语言做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④引用名著原文,使文章更严谨,可信度更高。

(六)题目要求回答: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题步骤:回答此问,要采用写读后感的方法。

①充分阅读全文,理解作者表现在文中的爱憎、忧乐,掌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情感状态。

②如果文中包含多重含义,应根据词句的字面意义,写出此句话中包含的本义。

③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传达的情感和含义写出引申义。

④联系自身经验,组织词句,写出自己对文中所描述的现象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支持,还是反对?),以及自己对类似事件的处置方法。

(七)比较阅读理解。

题型①:比较课文和课外相似文章。

答题步骤:

A.务必先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人物表现、事件过程、思想感情,并能口语复述。

B.再读相似文章,熟知该文内容、结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再与课文比较,逐条写出二者的不同点。

题型②:比较两篇相似短文。

答题步骤:

A.细读前文,分别列出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

B.细读后文,分别列出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

C.对二文进行横向比较,概括说明不同点。

(八)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首先,熟知说明文三要素:①说明对象。②说明顺序。③说明方法。

其次,记住说明文的三种写作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然后,熟知九种说明方法的辨识方法及其答题句式

①分类说明。

辨识方法:分几类进行说明,简化表述复杂事物。

举例: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

答题句式:对……进行分类说明,清楚说明了……怎么样。

②举例说明。

辨识方法:用其他事物解释说明对象。

举例:阿根廷盛产足球巨星,比如:马拉多纳,梅西。

答题句式:举了……例子,用事实说明……怎么样。

③打比方说明。

辨识方法:就是打比喻,拿另一种事物比喻说明对象。

举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

答题句式: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怎么样。

④列数据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列出数字,对说明对象进行量化。

举例:太阳看上去像只篮球,实际比地球大130万倍。

答题句式:列举……数据,量化说明了……怎么样。

⑤作比较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和……相比(比较)”、“和……不同”的句式。

举例:和长城相比,金字塔的工程规模不值一提。

答题句式:把……和……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怎么样。

⑥下定义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是……”的句式,且“是”字两边的话能互换。

举例:手机,是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如果换成“有种移动通讯工具是手机”也成立。

答题句式:给……下定义,高度凝练地揭示了……是……怎么样。

⑦作诠释说明。

辨识方法:文中出现“……是……”的句式,且“是”字两边的话不能互换。

举例:椅子,是人工制作的家具。(如果换成“人工制作的家具是椅子”就不对)

答题句式:对……进行诠释,解释说明了……具有……怎么样。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方法:“是”字两边的短语可以互换,就是定义;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⑧画图表说明。

辨识方法:直观化的图表。

举例:略。

答题句式:给……画图表,具体清楚地说明了……怎么样。

⑨引资料说明。

辨识方法:引用他人或其他著作的语言、文句。

举例: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答题句式:引用……,真实具体说明了……怎么样。

九种说明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15
3~6年级阅读理解题考点 


【三年级】阅读理解题考点

(阅读理解题自3年级开始变复杂)

①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④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⑤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⑦理解文章内容,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⑧理清文章条理

⑨体会生动的人物形象

⑩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四年级】阅读理解考点

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④从描写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⑤体会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

⑥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⑦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⑧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⑨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⑩..体会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理解考点

①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②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③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④通过事、景、物理解人物的情感

⑤熟悉说明方法的作用

⑥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⑧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⑨体会人物形象

【六年级】阅读理解考点

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理清文章的思路

⑤体会文章感情的表达方式

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⑦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

⑧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⑨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

⑩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来源 | 网络综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