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历史 | 浮冰上的“侦察点”——格鲁乌智取北美空防司令部雷达站情报
发布于 2021-04-08 13:28
上月,美国总统拜登呼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增加国防支出,联合升级改造老旧的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原北美空防司令部)远程导弹预警系统,以回应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扩大实力的举措。其实,苏联总参情报部(简称格鲁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采用独到的方法将该系统的“面纱”揭开,大大降低了来自美国的战略威胁。
1958年,美国为应对苏联远程轰炸机对美国大陆、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威胁,联合加拿大成立北美空防司令部,主要负责北美空间和空中预警与控制,同时对美加领空进行监视。
早在北美空防司令部成立前,美加即紧锣密鼓地修建早期预警雷达等设施。该系统由3道雷达线组成:第一道是由33座雷达组成的“松树线”,沿加拿大南部边境线展开,1954年投入使用;第二道是“麦吉尔栅栏”,1957年建成,可拦截低空飞行飞机,但无法持续跟踪;第三道是“远程预警雷达线”,由63座雷达组成,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极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和阿留申群岛沿岸,以及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和冰岛等地区,1957年夏建成。第三道雷达线的建成极大加强了美加防空网,两国两三个小时内即可获得敌对目标预警情报,对苏联的战略威慑造成抵消。
苏联军事领导人通过格鲁乌获取的情报,对美加雷达阵列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对其工作性能等细节仍不清楚。时任格鲁乌上校的彼得·什梅廖夫中将说:“这些美国目标发出的电磁信号在我国沿海地区很少能被捕捉,或根本捕捉不到。我们需要尽量靠近目标,动用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调查。”当格鲁乌人员为常规手段难以完成任务而一筹莫展时,有人提出,苏联在北冰洋深处有一个“北极-4”浮动工作站,何不派几位无线电侦察人员进入浮动工作站,由浮动工作站靠近目标完成任务呢?
这一设想很快得以施行。准备工作由什梅廖夫负责,无线电侦察员小组长则由年富力强的亚历山大·列别捷夫少校担任。尽管遴选的侦察员个个都是百里挑一,却无人拥有极地考察相关知识,也从未进行过培训。“北极-4”浮动工作站位于北冰洋深水区域的浮冰上,这里每年极夜长达5个月,刺骨严寒、阵阵狂风和暴风雪更是家常便饭。最危险的是浮冰和冰床边角处因强大张力导致的冰裂。“北极-4”浮动工作站所在的冰层就曾多次发生冰裂,致使冰原附近出现大规模冰群,着陆平台经常被碎冰撞击破坏,每次都不得不重新建造。
浮动工作站人员在25-30人之间,通常包括海洋学家、冰川学家、气象学家、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机械师和无线电报务员等。经与苏联北方海航线总局协调,该局同意军方派5位侦察员加入工作站第二批驻站团队。双方决定使用北方海航线总局的通信线路,通过工作站长保持联系并使用军情部门的密码。军方的真实任务和隶属关系严格限制知悉范围,只有站长一人知情。
1955年4月,由27名专家组成的“北极-4”浮动工作站第二批轮换驻站人员登上浮冰。
侦察队通过空中航线保持与陆地的联系,由飞机向“北极-4”浮动工作站运送人员和必需物资。格鲁乌小组在浮冰上的工作既勤勉又专业。行动总指挥什梅廖夫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我们确定了需要确定的一切东西,包括雷达站设在哪儿?数量有多少?在哪些频率上工作?非常重要的还有,列别捷夫小组获得了一系列宝贵情报,涉及正在建设中的‘远程预警雷达线’中的某个具体目标。在浮冰上工作期间,无线电侦察员们还持续跟踪美国战略航空兵在北极上空的飞行活动。总的来说,考察活动非常及时,成果丰硕。”
“北极-4”浮动工作站运行了3年,寿命比此前几个工作站都要长。在此期间,这块浮冰横穿整个北冰洋,漂浮距离近7000公里。1956年4月20日第二批驻站人员结束任务时,工作站距离北极点只有12公里。
10年后的1965年,格鲁乌无线电侦察员准备复制“北极-4”浮动工作站的侦察方式。此时军事战略形势虽已发生变化,但美国B-52战略轰炸机仍不时实施对苏联的打击演练。在此情况下,在北美大陆沿岸开展浮动侦察仍很必要。这次行动仍由列别捷夫率队,但由于北极冰面情况瞬息万变,侦察队所在浮冰被撞碎,工作站被迫紧急转移。此后,苏联、俄罗斯再未利用浮冰开展情报侦察工作。
(中国国防报 2021年4月8日第四版)
投稿邮箱:zggfbxmt@163.com
责任编辑/王钰
网络编辑/孙晨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