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 做人民的“快递员” 把刚脱贫的群众再送上一程
发布于 2021-04-08 17:59
“王书记,你下午是要回呢?那你把我捎到周至县。”在村道上,看到迎面走来的王纬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淑英说,前几天在一场大雪之后,她扫雪扭了腰,需要到县上的医院看一看。
“王书记,你给我捎双皮鞋,要40的,高帮的,你看就是这样子的。”60多岁的王建国指着脚下的鞋子比划着说。
“王书记,你这回回去给我磨上两口袋玉米,回村时再从厚畛子商店带两袋肥料和一卷地膜。”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五星的母亲说。
“行啊,好的!”王纬智一一答道。
王纬智,是雁塔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2018年3月被选派到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3年来,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们都把他当自家人。听说他周五下午要回城,他们纷纷过来交代事情。这一天是2021年3月5日,从春节前到老县城,算算日子,王纬智已经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就连春节也是和村民们一起过的。
“来一趟不容易,我能不回就不回。”王纬智说。上个月25日,城里下起淅淅沥沥的春雨,但是老县城却是大雪封山,积雪厚达二三十厘米。在王纬智的扶贫日志中记载,这是去年入冬以来的第19场大雪。
不仅是距离远,山道也颇为险峻。180公里,有50多公里是山路。正常情况下,从西安到老县城就需要4小时以上车程。特别是从厚畛子镇到入村的这一段近20公里山路,海拔陡然增高,途中要翻越秦岭分水岭,夏天常遇塌方落石,冬天大雪封山。
“这一段路是2019年重修的,修路的时候到老县城要绕道佛坪,遇到夏天下暴雨,高速上能见度不足百米;冬天的时候,车子打滑就是不跟方向盘走,从山坡上往下一溜十几米,车上的人吓得一身一身的冷汗。”这也算是王纬智不愿意回家的一个理由吧。虽说现在路况好了,村上也通了村村通公交车(每周二、周五早上各一班,遇到雨、雾、雪等天气停开),村民们也有不少人买了小汽车,但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谁家有个急事来说,出行仍然不方便。在不开行班车的日子里,就算是到厚畛子镇上捎个东西就得200元路费。这时候,王纬智就成了村民们的“快递员”。
张永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人拉扯着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实在艰苦。王纬智鼓励他养猪,一开始,他还有些畏难情绪,既要养蜂,还要种地,怕忙不过来。在王纬智的帮扶和鼓励下,张永志2018年就脱了贫,他的精气神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去年,除了养蜂、种地,他还养了3头猪,喂了50只鸡,农家乐也接待了很多游客,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他更是计划着想养上10头猪。
就在2月25日下大雪的那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消息从首都传来。“今年,我计划着争取更多的补助金,把村里的集体经济搞起来。多养一些牛,种植山茱萸、油菜花、百合、黄花菜这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既能实现经济收入,还能增加蜜源,提高土蜂蜜产量,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举多得。要让专业的农产品经销商、电商、微商,打通销售渠道,把老县城生产的好东西带给城里人。”王纬智看着皑皑白雪下孕育着希望的田野憧憬着,“乡村振兴比脱贫攻坚的任务更加任重道远。”
“还有两年我就要退休了,只要组织上不把我撤回来,我想要把刚刚脱贫的群众再送上一程,再为这里的群众多服务上几年,我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制作:周至网信办
编辑:刘春艳
审核:陈磊
签发:水月
创建文明城市·周至在行动
片言只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