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洪版《三国演义》
发布于 2021-04-08 18:04
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ja6tc9Gy0_XNiSkAIcpTg
提取码:TYXZ
1802 年,曼谷王朝一世王为了重振因泰缅战 争战火涂炭而衰落的泰国古典文学,御令当时的著 名诗人昭帕耶帕康 ( 洪) [Chaophraya Phrakhlang ( Hon) ] 主持翻译 《三国演义》,并将其作为中兴 泰国 “国家文学” ( National Literature) 的重要举 措,由此出现了 《三国演义》的第一部泰文译本《三国》 ( Samkok) 。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间, 《三 国》在泰国逐渐流传开来,受到泰国人的喜爱和 推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曼谷王朝六世王瓦栖拉 兀时期,洪版 《三国》被当时官方权威的 “泰国 文学俱乐部”评为 “散文体故事类作品之冠”,部 分章节如 “草船借箭”和 “火烧战船”等片段后 来还被选入泰国中学的泰语教材。洪版 《三国》 对泰国文学影响巨大,它不仅结束了一直以来泰国 韵文体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还推动了泰国古小说 文类的生成,进而促进了 “小说文类”在泰国文 坛的生成和发展,为近代泰国接受西方新小说奠定 了良好基础。继洪版 《三国》之后,泰国后来还 推出许多 《三国》的 “重写”版本,包括各类译 本、改写本、仿写本和再创作本等。此外, 《三 国》还参与到泰国的政治生活之中,形成了独具 泰国特色的 “三国政治文化”,在泰国社会民主化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泰国有句俗话,叫 “《三 国》读三遍,此人不可交”,意思是说 《三国》里 面充满了政治斗争与谋略智慧,读得太多会让人变 得城府狡诈,这样的人不可与之交友。由此可以管 窥泰国人对 《三国演义》的熟稔与喜爱程度。总之,泰国人已经把洪版 《三国》视为本民 族的文学财富,对里面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对其 中的箴言警句和俗谚俚语都耳熟能详。《三国》已 经深植于泰国人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泰国人文化 传统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毫不为过。可以说, 《三 国演义》在泰国大获成功,传播达到了非常良好 的效 果。从文学发生学的立场上说,在 泰 国 的 “文化语境” ( Cultural Context) 下, 《三国演义》 能够获得泰国社会的广泛认可殊为不易,因为泰国 不同于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汉文化圈的国家和 地区,历史上它是一个传统的 “印度化” 国家, 在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受到印度 文化的深刻影响。语言障碍是 《三国演义》在泰 国传播的重要藩篱,泰国官方从未使用过作为文学 传播载体的汉字,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泰国 人接受 《三国演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种 条件下,《三国演义》不但受到欢迎,还被提升到 “国家文学”的高度,泰国甚至动用官方力量组织 翻译工作,如此礼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 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在上述汉文化圈的国家中也很少见到,可以说达到了极佳的传 播效果。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 《三国演义》 本身具有的极高的文学价值、昭帕耶帕康 ( 洪) 精湛的译文文笔、泰国王室的青睐与支持以及华人 社会的影响在泰国不断壮大等。但这些都是外在原 因,更重要的是要让泰国受众在心理上对 《三国演义》产生文化认同感,自动自觉地将其内化并 应用到本土生活经验中去。这种效果的达成不是一 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 “反馈”一环 反复积累才最终得以实现的。
——金勇《试析<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效果——从跨文化文学传播“反馈”的视角》
泰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诗歌的一统天下, 散文 体作品极少。从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 13世纪 中期素可泰王朝建立至曼谷王朝以前, 只存有为数 寥寥的数部 (篇)纪事体碑文和宗教文学作品。到 了曼谷王朝初期, 社会经济的变迁使得大众文艺开 始对宫廷文学产生影响, 或者说宫廷文学开始注重 从大众文艺中汲取营养, 文学作为阅读和消遣的功 能日益凸显。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要 , 国王御下 的诗人们开始热衷于寻求新颖的故事内容作为创作 的源泉。此外 , 曼谷王朝建立之初, 内外战争和动乱不断 , 战争中被焚毁的大部分文学名著亟待整 理 。一世王因为是靠政变登上王位的, 因此需要在 各方面为巩固自己的王位和国家的复兴做出努力, 他下令翻译中国的 《三国演义》 、 《西汉通俗演义》 和孟族历史故事 《罗阇提叻 》 (意译 《伟大的国 王 》, 讲述一个养马人最终成为国王的经历 ), 正是 当时巩固王权、 安邦定国 、 复兴文艺的需要。在二 世王时期翻译的 《列国》 (《东周列国志》)泰文译 本前言中曾引用昭皮耶帕康 (洪 )关于翻译 《三 国 》 的一段话说 :“国王认为从国家利益考虑翻译 该书是必要的” 。这说明王室积极主持并推动一批 汉文学作品的翻译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有 着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 。宽迪 · 阿达瓦乌提 1985 年在泰国法政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 “汉文学对 泰国文学的影响 ” 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 《汉文学 对曼谷王朝初期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指出, 1776年 缅甸将领阿赛温吉 (Asaewunki)率军攻打泰国的 彭世洛城 (Phisanulok), 时任大将军的昭皮耶加克 里 (ChaobhrayaCakri, 即后来登上王位的曼谷王朝 一世王 )和他的兄弟就曾经利用三国故事中的空城 计退去缅军 。可见, 《三国演义 》 在泰国的影响和 重要意义从一开始就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 它所 受到的重视也绝非一般文学作品可比 。昭皮 耶帕康 (洪 ) ② (ChaophrayaPhrakhlang Hun)主持翻译的 《三国 》 一经问世便以前所未见 的全新文学面貌引起轰动。之后, 仿效 《三国》 的 散文体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 从此 “ 《三国 》 体 ” 在 泰国文坛上兴起。200多年来, 关于三国故事和泰 文 《三国 》 文本的研究在泰国学术界始终受到关 注 。
2.泰文 《三国》 与中文 《三国演义 》 在内容 和形式上的异同辨析
泰文 《三国 》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品, 对 此 , 泰国法 政大学 中国研 究中心 分别于 1966、 1985、 1989年举办了 “汉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学术讨论 , 泰国学者巴萍·马诺迈维本、 玛丽尼 · 蒂洛瓦尼、 松巴 ·简塔翁对泰文 《三国 》 在形式、 内容和文字上的取舍做了相当细致的比较研究, 概 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泰文 《三国 》 对原著做了简化处理:保留 了 《三国演义》 的散文体形式 , 删除了章回体篇头 和结尾的近 200首诗文, 仅留 11首;把以悬念结尾 的章回体结构做了调整 , 改为每章都有一个完整的 情节;把原作中技巧性的、 迂回式的人物出场方式 改为由叙事者直接道出人物的来龙去脉;删除了后部数段大战的情节 。2)删除或篡改了不符合当时政治需要或与泰 国文化传统相左的内容 :如多处强调 “弃昏君投明 主 ”;把 “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受” 篡改成 “驻守 边城之将理当忠心报国 ”;“宁教我负天下人 , 不教 天下人负我” 被译成 “保护自己免受人欺 , 乃人之 常理”;把 “天意 ” 一词多处改为 “福报” “业报 ” 等佛教术语。3)对原文的理解错误造成了误译 。4)其他 。原文中的对话改成了叙述 , 叙述改 成了对话 ;删除了原文中一些泰国人难以理解的汉 语典故;用泰国文化语境中的成语替代中国成语; 年代以及其他数字有错讹等等。
——裴晓睿《汉文学的介入与泰国古小说的生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