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踮脚尖】的原因+解决方案

发布于 2022-05-18 12:33

孩子在学站学走学跑的过程中,通常在两岁左右容易出现踮脚尖的动作,这是为什么呢?

医学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大约有5%的孩子会出现此类问题。

孩子在学步期出现踮脚走路是正常现象,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孩子提升平衡能力,加强脚部的肌肉力量,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姿势和速度,所以踮脚尖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家长不用过度担心。

如果孩子总是踮脚走路,几乎很少将脚放平,且连慢速走路也是垫着脚尖,不容易维持蹲姿,甚至到了3~4岁都仍会踮脚尖走路,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协助。

常见踮脚尖走路的原因有:
1. 不好的经验累积:
家长在孩子动作发展上容易心急,就怕孩子的动作发展跟不上。
怕孩子走路晚,就早早给孩子用上学步车。这不是教孩子走路的正确的方式,因为学步车只要脚稍微一蹬就可以移动,孩子很容易学到踮脚尖的方式行走这样错误的经验。
解决方案:不使用学步车,
家长看到孩子不当的行走姿势时,需立即提醒,让孩子学习使用正确方式来走路。


2. 感觉统合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因为触觉比较敏感,在光脚情况下会为了减少脚与地板的接触面积而踮脚尖走路。
解决方案:專題:觸覺防禦(四)
有的孩子为了追求前庭感觉的刺激、满足自己的摇晃感觉而踮起脚尖走路,让自己走起来较为不稳,以不稳定的步态增强前庭觉刺激输入。
解决方案:感觉统合居家活动——本体觉+前庭觉
还有的孩子喜欢不同关节的压力感觉,当踮起脚尖走路,当受力面积变小,受的力就会感觉变大,进而满足本体觉的需要。
解决方案:本体感觉简介+建议活动


3. 阿基利斯腱太紧:
这个原因和踮脚尖走路互为因果,小腿后侧的肌肉或肌腱太紧,会令孩子容易产生踮脚尖的动作,而长期踮脚尖走路,也会造成小腿后侧的肌肉或肌腱紧缩。
解决方案:伸展拉筋放松
家长可帮孩子把脚背往上,以伸展小腿后侧肌肉,使得肌肉练习放松。


4.神经肌肉系统异常:
脑性麻痹的孩子可能会存在高肌张力的情况,有可能出现踮脚尖,也可能会出现单侧或双侧的踮脚尖情况。其他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踮脚尖。


5.长短脚:
两脚长度不同,短的那一侧脚为了配合长的脚,在行走时会出现踮脚尖的动作。
解决方案:搭配鞋垫辅助
通常因长短脚而踮脚走路,代表双脚有一定的长度差异,因此可视情况搭配鞋垫,以辅助行走。年幼孩子的骨骼尚在生长,需要定期追踪。


6. 原因不明:
仍有研究显示极少数踮脚尖走路是查不出原因的。

Candy老师


虽不是特效药,却也是缓释胶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