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标准化已经是就业创业的基本能力(一)

发布于 2022-05-18 14:52


华北地区



1
北京


围绕标准保障问题,《计划》指出要坚持高位统筹机制,充分发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标准化信息化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作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协调联动机制,标准体系主责部门牵头建立本领域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协调配合,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中介机构等参与标准化建设,增强工作合力;坚持动态宣贯机制,采取新闻宣传、政策解读、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坚持多维支撑机制,着力培养标准化人才队伍,多渠道搞好标准化资金保障,不断强化与科研院所、专业智库等合作,发挥专家咨询与技术指导作用,最大限度提升标准制定和实施效益,更好服务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


2
天津


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多层次多形式标准化专业培训力度。加快标准化人才挖掘归集,建立完善市标准化专家库建设。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设立标准化专业和方向、研究项目等。推动标准化职业教育,参与建设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参与在标准化相关专业推广“1+X”证书制度。鼓励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和创新发展研究。


3
河北


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标准化专业人才。发挥标准化专家在科技决策咨询中的作用,支持我省专家入选国家标准化高端智库。加强基层标准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4
山西


山西省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点,建立完善8项工作机制。协调推进机制,建立起了省市县(区)三级系统协调、部门协调、专项协调、高效灵活的工作机制;财政保障机制,推动省市县(区)三级都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奖励激励机制,设立了山西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出台了制定国际标准奖励100万元、国家标准奖励50万元、行业标准奖励20万元、地方标准奖励10万元等政策;考核引导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了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在中北、太原科技两所大学开展了标准化本科学历教育;创新驱动机制,促进标准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法制保障机制,审议通过了《山西省标准化条例》;服务支撑机制,成立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5
内蒙古


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明确了加快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开展或者参与标准化工作,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加强标准信息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白皮书制度等内容。扩展地方标准网上公示途径。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