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经济分析史》有多少引文吗?

发布于 2022-05-18 15:20

最近封闭期间再读了一遍《经济分析史》(PS:目前我看过的所有书中Top1,没有之一,以后也将一直是Top1),这次带着“任务”读的。在伊丽莎白·熊彼特的编者言中提到,“我不打算提出一套和这本《经济分析史》有关的参考书目。在某种意义上,整个这部分析史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参考书的目录。”因此,我突发奇想,打算将熊彼特在书中的引文摘出来。因为人名在书最后的“人名索引”中有,出现了约1389个,但数量绝不止于此:书中出现的引文作者有的并没有出现在索引中(比如,第20页脚注中的T.J.麦科马克,索引中是没有的)。然而,这个数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每次读《分析史》都会有新的收获,随着平时自己知识的积累,之前在书的旁边做的标识也被自己划掉了一些,这就是肉眼可见的成长。比如曼海姆、格申克龙甚至包括未提到的波普尔(在知识的产生和学术团体环境的方面)都能够与之联系。许多人的印象再一次被加深,当然这也是在读过一些人的著作的基础上。

引文包括正文和脚注中所有出现的著作和论文,但同样不止于此,因为有的是没有列出详细名称的,这类我就没有写上,待以后有时间继续考证。因此,我只能摘出明文列出的,基本是按顺序来的。我尽量对大部分前后核对了,减少重复。总之,我共列出2029条。数量肯定不止于此。

一些情况说明如下:
(1)“参见xx于xx年发表的文章……”,这类没有详明文。
(2)前后重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译本的问题,比如,“吉诺维西的《国民经济学教程》,与《市民经济学讲义》是一样的”;前面是H.F.米勒,后文是H.E.米勒(我猜应该是同一人),类似的现象有不少。
(3)有摘自某些作者后来编辑的文集或文选中文献,未进行详细的区分。
(4)多卷本的问题,有的是合集的形式,包括了析出的各卷,未写出分卷。
(5)对于讲演稿、通信等,列入著作。

如有错误或疏漏,欢迎批评指正。

致敬熊彼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