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想象的加速期到底是什么时候
发布于 2022-05-18 15:38
36.关于初中生的想象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日渐增强
B.初中生想象的理性成分逐渐增加
C.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是七年级
D.初中生的想象受兴趣影响
2018年5月份 初中这个题目,这么多年我给的答案始终是D,很多同学都向我提出过疑问,但是我从未改答案,面授课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我为什么始终坚持这个答案。
根据讲义上的说法,初中生想象有以下特点:
1.有意想象逐步占主导地位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明显增长。其中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是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
2.创造想象开始出现(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
3.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
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想象的现实性可以通过他们的幻想和理想反映出来。
4.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在这个理论里出现了兴趣两个字,所以大家觉得D是一定对的,但是如果按照这个理论,B这句话也是不对的,因为在理论里是这样说的“到达理性的想象阶段一般要到高中阶段”,也就是说初中阶段没有到达理性成分,没有理性成分,怎么会是逐渐增加呢?
“ 想象受兴趣影响” 这句话,一字不差的出现在幼儿想象特点了,“想象带有兴趣性”和“受兴趣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水平。
两条都完全对不上的情况下,初中考的不一定是这个理论。
中国的学制从一开始的五四学制,初二就是七年级的。作为一个五四学制毕业的人,对这点坚信不疑。
再者,深圳出题,有个特点,就是不从不改原文,原文是什么 ,题目就怎么写,如果按照这个理论的话,理论的每条和题目选项 哪条都不一致。
以下面这个题为例,
60、教学评价在中小学一般可在( )两个层面上理解。2016.11
A、教学质量评价
B、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在内的教学工作评价
C、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D、教师教学评价
E、课程方案评价
这个题目我以开始给的答案也是CD ,但是后来做教研,四处找理论,在书中看到这句话:
教学评价在中小学一般可在两个层面上理解
一是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在内的教学工作评价
二是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是课堂教学)
我就把答案改成了BD
这就是我说的,60题题目的表述和这个理论的表述一字不差,“中小学”、“一般”、“两个层面”。尤其是B这个选项,“包括”两个字都没有删除,一模一样,所以在确定答案的时候,肯定是以这个理论确定答案的。
选择不同的理论作为依据,最后选择的答案也是不一样。在判断哪个理论的时候,我的原则就是“题目表述和哪个理论表述是一字不差”。
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参考,深圳没有公布答案的情况下,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相信的答案。
我在培训过程中,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案例分析式的选择题,答案完全可以自己确定,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不赞同机构给的答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不用在这种题目上争执太久,浪费时间和精力。
59胡老师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从“和氏璧”的故事入手,进而开展新课,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这遵循了( )的原则。
A针对性
B复杂性
C新颖性
D趣味性
E观察性
就是类似于这种题目,你说这种导入新颖不新颖,只有出卷老师才知道正确答案。不要在这种题目上去和别人争论,一是没有相关考点可以拓展,二是重复考的概率很小,三是即使重复考了,讨论出来的答案也不一定对。到底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我在培训过程种,都让学员放弃对这种题目的执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