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天生都是好演员

发布于 2022-05-18 23:20

“我最受不了这种人”、“我无法原谅他(她)”、“他(她)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不少人都会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往往是自己无法接纳他人。因此我在这里介绍一种全新的接纳——观电影法,能让你发现身边的人群,个个都是好演员,而且比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演员还要敬业,借此让你重新定位,是做演员?导演?编剧?观众?

接纳他人:观电影法


尊重万物的自由意志,就如接纳花朵盛开时的灿烂,同时也接纳花朵凋谢时的落寞,既接纳万事万物的变化,也接纳生命原本的样子,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接纳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


接纳他人可以通过观电影法,用角色扮演的角度去观察他人,会发现每个人就如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各自遵循自己的人设去努力演绎剧中的角色。


作为观众的你,有时候会被他们的精彩演出所感染(共情/移情),彻底入戏了(当真了),当你从电影抽离出来的时候,会发现人生只是一场戏,再难以接纳的戏中人物,当卸下戏服的一刻就回归演员了,他们甚至会诚恳的问你:“我刚才的表演怎么样?”,想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这场人生大戏,跟你搭戏的角色会很多,有亲人,同事,朋友,路人....,要让自己不入戏(不当真),可以通过两个常用的方法:


1、调换角色——就如你是导演,把A和B各自演绎的角色进行调换,通过这种跳戏演绎来打破固化的认知角度。


练习可以先从影视片段开始,如《无间道》把两个男主演绎的角色互换,《泰坦尼克号》把男女主的性格互换等,熟练后再从现实中展开,如一些你难以接纳的人,尝试换成其他人来演绎,除了换头外,还能换性格,换人设等。


2、调频——难以接纳他人,往往是自己的频率无法去包容对方的频率,原因是自己缺乏这个频率的体验,以致无法去理解(兼容)该频率的思想模式。


好的电影会对角色进行心理描述,让你觉得角色的行为反应都是情理之中,即使是反派也能让你动容,但现实中,这些描述会缺失,因为你习惯只用“我”的角度去观察。


练习可以让自己多去体验这些缺失的频率,如你觉得家人很啰嗦和蛮不讲理,那么你可以让自己去演绎“家人”这个角色,而且为了让自己演的像,就必须去深入了解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并站在“家人”的角度去观察,然后你会发现他们的行为都是情理之中,因为演的专业才让你入戏,这样你就开始释怀了,即使以后再遇到类似这样的角色,你也能轻松驾驭,并懂得如何配合他们“演戏”来降低冲突,把原本的宫斗剧情逆转成温情的励志剧,你从演员蜕变成观众,再变成编剧和导演,怎么玩都可以。


这就是不当真的状态,多去实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


——摘自《意识强度检测点实操指南(4)》之“接纳他人的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