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普】从“丧”到“佛”,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发布于 2022-05-19 11:01
“丧”这个2018年的年度热词曾短暂性的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它在汉语中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丧尽天良、丧心病狂都是对一个人最恶意的评价,可以说任何和“丧”有关的词几乎都没有积极成分。过高的消费水平和过低的消费能力让不少年轻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然后被社会打上不求上进的标签。短短一段时间,“丧”这个标签就从小众文化演变成一类广泛化、集体化的文化潮流。
1
什么是丧文化?
“
目前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看法是:青年“丧文化”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虚拟网络的现实“拟构性”、青年自我的“主动污名化”、集体和社会的“无意识”和“有意识”、“微时代”的情绪感染:从“微”到“大”等四点。应当采用“理性与谨慎并行”的方式对待青年“丧文化”,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丧文化”展开研究,应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
也就是说“丧文化”源于互联网时代后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需要加以修正引导。其实从时间上看,这代年轻人和十多年前的“非主流”、“垮掉的九零后”一样,说的是同一批人。我们这一代其实过得并没有上一辈说的那样简单,没享受多少红利,却一直在输出劳动力,加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年龄、经济和恋爱问题,这种精神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让很多年轻人开始自认“丧”,竟然把它当作一个必然的心理现象,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然后自我放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年轻人真的很“丧”吗?
2
年轻人真的很丧吗?
最初,“丧”这个小众标签并没有被多少人在意,那不过是一句自嘲、一段对话、一个表情包,一个段子的爆火,直到“丧”这个标签贴到每个人身上。但“丧”发展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其实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舆论非常明显的对“丧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背后的推手不是一个特定的人或组织,而是一类带有相同目的自发群体。他们有的是自媒体,有的是公关团队,也有的是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但无一例外,里面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丧文化”的传播者与演变者。“丧文化”从一开始少数人聚集的负能量自嘲,逐渐重新解构,被推向大众,并且利用“巴纳姆效应”也就是“星座效应”来使“丧”这个标签广泛笼统地适应每一个人,让“丧文化”真正出圈。加之互联网的刻板印象加固,一个个幸存者偏差展现在众人面前,辛苦但普通的“丧气”青年和光鲜亮丽、月入百万的“有志”青年,这样的对比仿佛在对青年说:“不要‘丧’,来吧,奋斗、消费、买房、买车、996还是007……不要被社会淘汰!”
但年轻人真的“丧”吗?在“丧文化”之后,随之兴起的是另一种亚文化,“佛系文化”,这是两个相似却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文化。这种变迁在社会心理学中叫做文化震荡,因为有群体性的旧文化向新型文化的不平稳过渡。“佛”和“丧”严格区别来,“丧”更倾向于习得性无助,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对现状无能为力,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期待。“佛”系则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虽然无能为力,但我努力接受自己的平凡与无能为力,尽管看不到任何希望,我依然要继续做该做的事,未来变得怎样,我也都可以接受。这在群体心理学中可以叫做“接纳疗法”,是一种即使处于消极思维或情绪感受的困境之中时,也不忘初心,安然行动的能力。
3
诚实的接受自己
当代年轻人痛苦的根源之一就是“普通”变成了一件不能被接受事情。明明只想要普通的生活,渴望安逸,却被来自外界的压力所环绕,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丧”系青年,只想躺平的人,到头来也只能被现实、焦虑驱赶着往前奔。这种不被接受本身就是一种压迫,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像是一个垃圾网游,又肝又氪。这其实就是“丧文化”和“佛系文化”的区别。
经历过疫情战役,更多人领悟到普通没有什么不好,平安喜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而非远处的海市蜃楼。希望年轻人记住,中国年轻一代从来都不丧,无论是科研领域还是服务行业,无论是疫情救灾的一线,还是挥洒汗水的赛场,九零后甚至零零后都已经成为中坚力量。
结语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化,愿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英雄主义,都学会接纳普通的自己,也保持奋进的勇气。生活可能枯燥无味,年轻人可能生不逢时,但请不要在花花世界里迷失自我,如果没有成功站在风口上,也请过好自己的生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First Year
图文来源 |牛紫佳、网络
图文编辑 | 陈家豪
审核编辑 | 聂诗悦
审核 | 王敬群 王青华 王逸虹
2022年5月19日第792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