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因为背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发布于 2022-05-19 12:03
在古代,有四大喜事:“久旱逢时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其中金榜题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刻,古代的考科举的难度可比现在的高考大多了。
对寒窗苦读的士子来说,他们一生矜矜业业的学习就只为了这一刻,范进因为一个举人就发疯了,更不用说高中状元等了。
在众多的学子当中,前三甲又被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位在高中之中还要被皇帝亲自召见,皇帝要在殿试上亲自考他们,这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是多大的殊荣。
可在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原因,相当一段时间之内,能够一飞冲天的反而是排名第三的探花,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自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中国历史的选官机制就由之前的“九品中正制”改变为了“科举制”,这个是当时中国政治生涯的一个大进步,因为这直接打破了门阀垄断官位的体制,同时也让真正的寒门子弟可以有出头之日。
那么这和探花有啥关系呢?
其实在宋朝之前,前三甲并没有榜眼和探花一说,这只是一种戏称而已。
那么探花这次由何而来呢?这就跟当时唐朝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关: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之后,皇帝就会举办大型宴会来宴请那些高中进士的士子们,而这次宴会又可以称之为“探花宴会”。
这背后呢又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因为宴会的大厅之中摆满了鲜花等等,另外一个则是引义为替达官贵人选择佳婿,当时那些高中的进士很多都是颜值担当,所以自然会引起很多官家小姐的垂青,而皇帝则会从中选择四位颜值最高的人,封他们为“探花使”。
在宴会开始之前,这些高中的进士就会在宴会花园之中欣赏花开遍野的鲜花,同时在宴会上题词写下诗句,以此来引起那些女子们的注意。
由于被选出来的几位“谈话使”都是颜值担当,而且文才斐然,将来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
隋朝之后,虽然“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世家的垄断地位,可是当时一些大家族为了能够保持家族的长盛不衰,往往也会采取联姻的政策,而当时那些尚未被婚配的探花郎则就成为了达官贵人的第一选择对象,说白了这就是对自己女儿的一笔投资。
而假设哪个探花使在此期间真的被达官贵人看中的话,那么其命运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来他被皇帝所看中,自身能力又出众的话,那么将来地位是妥妥的;二来人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娶妻生子,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就能够解决人生大事,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四大喜事”因为一次“探花宴会”就解决了俩,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让“探花”一度比状元更吃香,高中“探花”比中“状元”更高兴。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举制的完善,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点,“科举制”的初衷就是帮助国家选拔良才,其并非是给那些达官贵人选择女婿的,同时这些政治联姻很可能又会形成之后的“门阀”行为,因此宋朝之后“探花宴会”就结束了。
取而代之的是“探花”是殿试第三名,不过从国家发展的情况来说,取消“探花宴会”确实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