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臭气重,到底好不好?答案出乎意料……

发布于 2022-05-20 07:59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中医”



大多数人每天都要排便,虽然都是臭的,但臭的程度有很大不同,其背后藏着的健康秘密也有很大区别。


大便太臭要注意


一般来说,大便并不会特别臭,而如果某段时间大便“臭得出奇”,很可能与以下3个原因相关:


1.吃得太好


一般来说,粪便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我们前一日进食的食物残渣。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被小肠吸收殆尽后,这些食物残渣就会进入大肠。虽然这些残渣在肠道内不会被人体再吸收利用了,但却成为了肠内菌的食物。


当食物残渣中诸如谷物、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较多时,肠道细菌往往会将其分解为氧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味气体。


但如果食物残渣中富含蛋白的瘦肉、蛋类、海鲜、豆类食品较多时,就容易分解为硫化氢、吲哚、氨、粪臭素、胺等物质,这类气体往往会有较为浓臭的味道。而且,高蛋白的食物吃得越多,小肠就越难完全吸收,就有越多的营养物质进入大肠,大便就会更臭。



2.排便较少


一般来说,便秘的人排出的便便更臭。因为粪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发酵,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更多,臭味也更为浓烈。


3.菌群失调


正常状态下,肠道有益菌多于有害菌,肠道环境健康,排出的大便也不会特别臭。比如新生儿肠道内99%都是有益菌,他们的便便就基本没臭味。一旦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占优势时,一方面容易引发便秘,另一方面就会产生浓重的臭味。


解决办法


一旦出现屁臭、大便臭的情况,我们可先尝试增加蔬菜、杂粮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稀释臭气体的浓度,不要过分贪图肉食,会让排便更容易、更舒适。如果大便味道长时间不减,或出现如下异味,就要及时就医了——





1.刺鼻酸臭味——消化不良。


2.未吃肉仍出现恶臭味——可能提示慢性结肠炎、胰腺疾病、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等。


3.黑便伴有腥臭味——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


4.水样便伴鱼/肉腐臭味——需考虑急性肠炎伴消化不良。





大便的颜色也很重要


1.黑色的大便


当察觉到自己时不时地会排出这种颜色的大便,一定要重视一些。如果此前没有进食猪血、芝麻糊等食物,或者未服用特殊药物,就要当心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一般来说,黑便可能与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有关。


2.红色的大便


红色的大便从视觉效果上更好判断,如果此前没有进食诸如红心火龙果等富含色素的食物,那就有可能是血便。血便多数是由于下消化道出血所致,如大便混合血液,而且有沟槽,应该考虑结肠癌等下消化道的问题。


3.灰白色的大便


经常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可能是由于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被阻塞,消化道内没有胆汁的参与,大便就会呈灰白陶土样。常见的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病容易导致胆管阻塞,促进灰白色大便的形成。


4.绿色的大便


绿色的大便可能是食用了大量绿色果蔬引发的,不过在排除了这个因素以后还会出现,就要当心!尤其是便便呈水样或糊状,还伴有酸臭味的话,那么多半是消化不良、急性肠炎、肠癌等。



“好大便”最爱三件事


1.少生气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气逆气乱者甚多, 情绪躁动者易出现气上而不下的情况,因此开降肺气十分重要。上窍肺张开,下窍肛门就通顺了。


入厕前可深呼吸,通过吸入自然界清气通畅气机,同时与摩腹相结合,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摩腹,可促进排便。


2.卯时排便


中医认为,卯时(早晨5点~7点)大肠的气血最为旺盛,推动大便蠕动的气最充沛,更易排泄。而且人在经过一天的消化吸收之后形成的食物残渣,经过一夜的沉积皆存于肠内,应及时排出,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3.养阴生津


使用蜂蜜治疗便秘最早源于张仲景。现代研究也发现,蜂蜜可修复胃肠道黏膜,利于胃肠道消化蠕动,使食物残渣下行。便秘者入厕前可饮一杯蜂蜜水,能起到濡润肠道、益水以行舟的作用。


特约审稿:王莉


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学术经验继承人,云南省国医名师张良英教授徒弟,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28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高血压、冠心病、失眠、心悸、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产后调理、黄褐斑,小儿咳嗽、扁桃体炎、厌食等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生中国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吴明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