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训练营|红虫为什么被称作万能饵?
发布于 2022-06-02 16:53
悦钓钓鱼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在我们北方,钓友获取红虫的渠道主要是各渔具店或花鸟鱼虫市场。
红虫除了被用作钓饵,还被用于喂观赏鱼。
红虫有大小两类,大红虫中有一种体长2-3厘米,身体粗壮,头呈蓝黑色,钓友们称之为大公虫。
还有一种大红虫体长也有3厘米,但体型纤细瘦软,节较长,黑头,人们称其为母虫。母虫虽说也可勉强装钩,但不好用。
小红虫体长1厘米,常被砸成糊状掺于面饵中使用,砸碎的“红虫酱”汁液味浓,其中仍有一些残肢,用于初春垂钓效果较好。
红虫是北方冰钓的主要钓饵。此时若用面饵、蚯蚓为饵,鱼儿很少问津,只有红虫才咬钩。
除了冰钓,每年封冻前和开冰后的一段时日水很凉。
这时投喂颗粒饲料的池塘钓放养的鲤鱼和草鱼,再使用颗粒饲料的话,鱼已不爱吃,此时换用红虫施钓能收到奇效。
所以,红虫又是深秋初春寒水凉池钓鲤鱼、草鱼的最佳钓饵。
以红虫作为活饵,极少数钓者用单虫装钩,绝大多数人是用红虫夹、红虫皮套将若干条红虫捆成一束装钩。
至于“万能钓饵”,一般指的是蚯蚓。
我国淡水鱼有好几百种,其中除鲢、鳙等少数鱼种外,没有不摄食蚯蚓的。所以,自古以来蚯蚓便素有“万能钓饵”之称。
加之蚯蚓易养殖,繁殖快,成本低,使用过程中又具有分段容易、挂钩方便、生命力特强、腥鲜气味持久等特点,故在垂钓中鱼饵之中一直独占鳌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