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技术面,你选哪一面?
发布于 2022-06-02 16:56
投资人之所以不能得到恰当的结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他们 评估世界往往利用情绪主义,而不是利用客观主义。
投资人的错误主要有两种形式:选择性感觉,歪曲性解读。也就是说,有时候投 资人只注意利好的事件而忽视利空的事件,有时候情况正好完全相反,他们只注意利空的事件而忽视利好的事件。有时候投资人看问题用的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视角,有时候他们用负面的消极视角。但是,投资人对事件的感觉和解读极少是平衡、不偏不倚的。
“昨天对于市场来说是利好的事,今天看起来却不是好事。” 关键在于,投资人在心理上对待好消息和坏消息极少能一碗水端平。同样,投资人解读事件也常常是有偏见的,因为他们都是跟 着感觉走,看到消息时的情绪好,就往乐观的方面解读,看到消息 时的情绪不好,就往悲观的方面解读。大多数的发展变化,既有好 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但是投资人通常过度纠结于好的一面, 或者过度纠结于坏的一面,而不是同时考虑好坏两个方面。
我们来回顾一下股市经常遇到的消息面行情,先是降低利率的消息推动股市上涨,后来由于人们 预期利率降低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结果导致股市下跌,直到后来人们意识到低利率也许会刺 激低迷的经济开始增长,于是才开始推动股市上涨,最后,股市又转向下跌,因为市场恐惧经 济过热会导致政府再次强行提高利率。”
这些看起来都很明显:投资人的立场很少保持客观、理性、中 立、稳定。首先,投资人表现出高度的乐观主义、贪婪、风险忍 受、信任,这些心理和情绪所导致的行为是争抢着高价买入,推动 资产价格上涨,但潜在收益率随之下滑,风险提高。后来,由于某 种原因,也许是一个引爆点一下子炸开了,投资人心理和情绪发生 大转变,他们变得悲观、恐惧、风险规避、怀疑,这样的心理和情 绪所导致的行为是争抢着低价卖出,由此引发资产价格下跌,潜在 收益随之提高,风险随之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中的每组 现象往往是按照同一个步调发生的,而且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 端的摆动幅度,往往超过按正常推理所得出的摆动幅度。
其中有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会在两个极端“非常好”和“不是那么好”之间摆动。但是在投资界,我们的情绪钟摆所摆动的两个极端是“好到完美无 缺”和“坏到无可救药”。钟摆从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在摆 动弧线上“幸福的中心点”几乎不做停留,只是一晃而过,即使是 在中心点附近的合理区间内,摆动的时间也相当短。人们的情绪首先是完全否定,后来是彻底投降,之后又变成完全肯定。
这个世界充满了利好的事件和利空的事件,在大多数日子里,我们看到的事件有些是利空的,有些是利好的。有些事在发生的时候有两面性,因此我们既能往好的一面解读,也能往坏的一面解读。低利率是好事,因为低利率能刺激 企业积极开展业务经营,提高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但是低利率 也是坏事,因为低利率会助推企业经营活动更加强劲,导致通货膨胀率 上升,而通货膨胀率上升就是给中央银行发出的一个信号——应该加息,减少对经济的刺激。解读本身不会在一天之内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 个极端来回摆动好几次,但是解读确实也会过度摆动,而且确实很快就会发生大转变。
几年前,乔恩·布鲁克斯写了一篇文章,很好地描述了偏 见性解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篇文章讲的是,投资人对生活感觉良好 (这往往意味着市场已经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这时不管发生什么,投资人都会往好的方向上想:
• 经济数据强劲:经济走强——推高股价;
• 经济数据疲软:美联储可能会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推高股 价;
• 经济数据符合预期——推高股价;
• 银行赢利40亿美元:业绩情况有利——推高股价;
• 银行亏损40亿美元:坏消息不妨碍大局——推高股价;
• 石油价格大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石油需求上升——推高股 价;
• 石油价格下跌:消费者有更强的购买力——推高股价;
• 美元跳水:对货物出口商是特大利好——推高股价;
• 美元走强:对货物进口商是特大利好——推高股价;
• 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资产升值——推高股价;
• 通货膨胀率下降:改善盈利质量——推高股价。
当然,同样的事件我们也可以都往坏的方向上想。如果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是负面的,市场已经跌了一段时间,那么每个事件都会有负面的解读。强劲的经济增长数据可以被解读成坏事,因为这会让美联储提 高利率,收回刺激性。疲软的经济数据更可以被解读成坏事,因为这意味着企业会难以达到市场盈利预期。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数据,重要的也不是事件,重要的是人对数据或事件如何解读,而做何种解读会随 着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摆动而摆动。
• 很少有人总能够做到心情平和,不被情绪所困。
• 因为这个原因,只有少数投资人能够树立标杆,界定中心点 的位置,而且能够一直处于贪婪与恐惧平衡的中心点上,不管未来 如何发展变化,他们都能一直保持平衡,既不太贪婪,也不太恐惧。
• 相反,大多数投资人都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大幅摆动,在情 绪乐观时变得过于贪婪,在情绪悲观时变得过于恐惧。
• 大多数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是在错误的时候摆动到错误的 位置。利好事件出现导致市场过度兴奋,因而他们纷纷买入,推高 价格直至过高水平,这时大多数投资人却变得更加贪婪,还想进一步追高买入。相反,不利事件出现导致市场过度沮丧,因而他们纷纷卖出,压低价格直至过低水平,这时大多数投资人却会变得更加恐惧,还想进一步杀跌卖出。
同样的消息,两个操盘手解读到的完全不一样
一个做空一个做多,结果就是一个赚钱,一个亏钱
这种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都有些过分夸大,都是不符合现实的。
“贪婪与恐惧”是一个明显的心理和情绪的连续统一体,一个极端是 恐惧,另一个极端是贪婪,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二者之间连续不断地 来回摆动,这清楚地解释了很多投资方面的问题。
还有其他关键的心理和情绪摆动吗?还有很多,其中大部分的运行方式都类似于从恐惧到贪 婪这个钟摆。这种情况往往并非巧合。衡量投资人心理和情绪的各种指标之间是相关的。
这里我列举几个例子。从贪婪到恐惧的摆动,其底层是从兴奋到沮丧的摆动。正如前面所描述的,可能不能简单地说,是那些利好事件导致了贪婪产生。那些利 好事件先让投资人过度兴奋,然后这种过度兴奋引发了贪婪。
相反,负面的利空事件导致了投资人心情沮丧,而沮丧又引发了恐惧。兴奋和沮 丧这两种基本情绪,导致了市场随后发生从贪婪到恐惧的摆动。
但是真相是有时候,兴奋和乐观的心理和情绪会导致大多数投资人 看待事物过于积极。有时候投资人心情抑郁,情绪悲观,会让他们只看 到坏事件,解读这些事件的时候也只会往坏的方面想,做消极悲观的解读。拒绝跟着感觉走,不过于情绪化,是投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金融操盘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当消息跟技术不同步的时候要根据技术标准来执行
当技术面跟基本面同步的时候,就要大胆持仓,让利润奔跑
我们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重复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想具体了解可微信详聊
祝您早日实现身、心、财务的真正自由!
欢迎您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也愿您更多的朋友早日实现身、心、财务的真正自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