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你了解多少?
发布于 2022-06-02 19:24
混和所有制是此次国企改革的重点,而职业经理人制度则是推行混和所有制的有力保障措施之一。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的治理制度,是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重要途径。
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方向和路径已越来越清晰,中央及部分地方国资委分别出台了各项政策,并进行了“试点”要求。在推进试点前,须对以下基本几个问题进行一定了解。
|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关键词:董事会聘任、为绩效负责、业绩决定薪酬导向
职业经理人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直接聘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运用其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力,为企业绩效负责,承担企业法人财产保值增值责任,并以此获取相应报酬的专业经营管理者。
| 职业经理人制度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的重要抓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实施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之上。
落实职业经理人权力的过程中,要明确党委会、董事会职责。
一般而言,党委会要参与职业经理人选拔标准审定、实际参与企业选聘流程,发挥党组织在高级人员选拔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负责职业经理人选聘的全过程执行,并与职业经理人签订聘用协议。
建立有效制衡的机制,完善“五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自定位与职责权限与行权空间,着重理清股东会、党委会、董事会的权责界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这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
| 职业经理人制度都包含哪些岗位?
职业经理人狭义来说,特指公司治理层中的总经理(总裁),广义上理解,其岗位还包括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总经济师、总工程师、总法律顾问等。
目前相关政策中并未过于严格规定范围,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可适当自主任命高级管理人员。
| 是不是所有国企都可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国企职业经理人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化选聘经理层的比例总体上比较低,地方国企呈现出高于央企的态势(14%>5.1%)。
各地区政策的推进落实情况不一,部分省属国企有待大力推进。
目前实施主体主要集中于三类:
一种类型是在上市公司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另一种类型是在非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三种类型是在商业类有限责任公司先进行企业经营理者市场化选聘,条件成熟后逐步进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络,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