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坐不直”?
发布于 2022-06-02 22:58
这是家长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但是发现孩子好难做到啊,看起来简单的站跟坐,想要仪态标准,其实是要达到“头正肩平背挺直,腰立膝挺腿用力”的状态。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对他进行纠正坐的姿势或者给他讲坐姿,我们的孩子都能听,也能按照要求把腰直起来。但是大家都对人类起源有所了解,人类最早是爬行动物,后来经过进化,才直立行走。但是直立行走不如爬着舒服,孩子就会感觉趴在桌子上比坐直舒服。所以,当我们刻意训练孩子坐姿的时候,孩子也会感觉到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理解到人类的这样一个自然属性,也就是他会寻找让自己舒适的状态,这是跟人类早期的生存状态有关系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了解到不舒服的起源在哪里!
其实,这跟孩子的抗重力肌肉群发展不足有很大关系。
抗重力肌肉是人体为抵抗地球引力,保持人体正常姿势,维持人体各脏器和功能系统运行功能的人体肌肉系统。
身体之所以能够保持重心,对抗重力,维持住姿势,是因为肌肉发挥作用。比如婴儿不能克服重力影响,他无法自主活动,需要妈妈的全面照顾之类的。
我们都知道,前庭系统可以感知人体自身的运动状态,和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也就是说,前庭系统负责侦测重力场的变化,并通过特定的神经通路,来“指挥”相应的肌肉群产生反应。
比如趴着的时候,我们背部的肌肉群会不自主地收缩;躺着的时候,腹部的肌肉群也会自动用力。因此,我们通常将人体大肌肉群称为“抗重力肌肉群”(核心肌肉)。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2/4_16541918517042196.png)
我们身体的抗重力肌肉群,主要分布在颈部、肩部、躯干和髋部这四个地方,它们的发展关乎着孩子不同的能力发展,以上这些肌肉力量如果得到充分锻炼,孩子就不会为了寻找舒适的抗重力姿态而“体态不正”了。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2/4_16541850035233333.png)
从两个月左右孩子趴着到三个月以后孩子能慢慢地翻身,并把头完全抬起来了。这个过程,就是孩子颈部抗重力肌肉群发展的过程。颈部紧密联系着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控制头颈运动并保持其稳定性,才能为前庭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让大脑能够侦测来自地心的引力,保证的所看到的信息能正确输入大脑。
肩部肌肉群虽然不是主要肌肉力量来源,但因为肩关节球窝关节是全身活动角度最大的关节,不但可以协助我们手臂动作,还可以控制肩关节在大角度的活动下保持其韧带的稳定。所以训练好肩颈肌肉群也非常重要,尤其是3-5岁的孩子,肩部力量的稳定有助于孩子手臂粗大动作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躯干抗重力肌肉群主要指的是肩部以下、髋部以上的肌肉群,这部分的抗重力肌肉集中在背部和腹部,其肌肉相互帮忙,对抗重力,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姿势。
髋部抗重力肌肉群集中在髋关节和骨盆,他们很少单独作用,而是连带活动。许多日常活动中髋关节和骨盆承受的重量相当大,所以其肌肉力量非常重要!例如,单腿站立在步态站立期,加在髋关节的重量是体重的两倍,上楼梯时增加三倍。跑步时重量可能是体重的四倍半。针对训练孩子腿部的粗大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其肌群,让身体在坐立时能有效利用肌肉力量,维持良好体态。
通过前面的普及,我们了解到了对人体体态影响重大的肌群,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帮助孩子茁壮成长,拥有挺拔身姿。
在体适能训练中,为训练“适”的能力,教练常常会训练这项技能——爬行及单腿站立。爬行意味着手脚协调,爬行时全身肌肉都会受
前庭觉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庭院,它关系着看-听-反应等多个能力的发展。
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玩一些跳跃类、平衡类的游戏,比如跳床、跳绳、攀爬、翻跟头、悬吊等等。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2/4_16541918517042196.png)
当以上这些肌肉力量被有效强化后,孩子的体适能自然就变强了,也会有正确的站、坐、走、跑等姿势。自然而然就是家长想要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3/4/2022-06-02/4_16541916838911824.png)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