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整本书阅读”怎么考?以上海和北京考题为例

发布于 2022-06-03 07:18


语文匠精心制作2022年考前最后一课系列课件。

下载方式

请一键 语文匠,即可进入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最后作文1 ,即可获得课件


0

“可能”和“不可能”


不太可能


不太可能


可能与论述类或文学类文本相结合。如可以在文本中设置为“非连续性文段”之一,也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进行勾连。


第四,可能与诗歌鉴赏、诗文默写、语言运用部分相结合。如可能选用《红楼梦》中的诗词作为诗歌鉴赏的文本,也可在语言运用部分单独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或评论。


0

以上海和北京考题为例


(一)以整本书中的概念原理解释试卷文本中的现象,此种考查应当以学术性论著为基点。


例如,《乡土中国》的概念、原理本身,不是考查的内容,运用其中的概念、原理,去解释、分析文本描摹的事件,解释某一生活现象,了解生活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才是命题要旨所在。


【例(2022年上海市春考卷)《乡土中国》一书中的《乡土本色》一节: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我与母亲的“相处”是否依然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孝”的特点的理解。







(二)借助试卷文本提供的观点,分析整本书中的文学现象、人物。


第一种情况是要以学术专著中的原理分析试卷文本呈现的现象,与此相对,也可以要求考生借助试卷中原有的社科类文本提供的观点,分析专著中的文学现象或者人物形象。


【例1请结合南帆《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文的观点对以下两则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材料二:一个怀抱着大观园青春挽歌梦想的宝玉,将要走向哪里,才是《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我们每个人给他设定的结局,我相信都会不一样。


【例2(2022上海青浦一模)《红楼梦》塑造了“金陵十二钗”、“副册”“再副册”等大量鲜明的女性形象,你认为哪个人物的命运、性格与凤兰有相似之处,以说明。








整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只是获取这本书的内容,还应借此获取策略。所以,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发现某类文本的特质,应是检测的要点。


【例1(2022届杨浦区一模)汤显祖在《点校〈虞初志〉序》中认为前人稗官小说、传记百家“意有所荡激,语有所托归”,这一观点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是如何体现的?


附二十三回选段: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昔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尔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一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例2(2022上海闵行一模)(本题为文学类文本题中的第4小题)本文和下面材料在刻画人物群像时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


(贾母)吩咐道:“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贾蓉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黛玉禀气柔弱,不毕驳之声,贾母便搂他在怀内。薛姨妈便搂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宝钗等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凤姐儿笑道:“我们是没人疼的了。”尤氏笑道:“有我呢,我搂着你。也不怕臊,你这会子又撒娇了,听见放炮仗,吃了蜜蜂儿屎的,今儿又轻狂起来。”凤姐儿笑道:“等散了,咱们园子里放去。我比小厮们还放的好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四)根据整本书中的人物个性,作出合理推测。


试题可以构拟社会生活情境,让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1(2022届普陀区一模)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三套相对合适,颜色基调分别为大红、纯白、淡绿,你会选择哪一套?请根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了解和认识,结合上面的社科文对色彩内涵的阐释,说明选择理由。


【例2(2022届徐汇区一模)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1)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雨村判案  B.元妃省亲  

C.探春理家  D.香菱学诗


(2)小汇作为第四届中国进博会志愿者,承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话剧《红楼梦》海外巡演”拟写宣传广告的任务。小汇拟写的广告用词不恰当的一处是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精心制作出品的话剧《红楼梦》将以全本演出的形式呈现在世界舞台。演出由上部“春夏·风月繁华”和下部“秋冬·食尽鸟归”组成,跨越四季,岁月沧桑〔甲〕。真与假、兴与衰、梦境与现实交织,营造出一个诗化却又真实的世界〔乙〕。艺术家们美轮美奂的表演〔丙〕和引人入胜的剧情〔丁〕将带领喜爱中国文化的您领略极致中式美学。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例3(2022上海黄浦一模)学校文学社计划出一份悲剧作品清单,《红楼梦》与此文(蒙福森《紫禁城的鲥鱼汤》)都入选, 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社员们商量将目录细化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三类。但对这两部小说分别归为哪一类,大家意见不一。如果是你,怎么归类?请陈述理由。







(五)借助整本书中的概念原理,评价试卷文本的价值观。


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理解、解释、分析信息,还要鉴赏信息;最深层次的还要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即文本的情感、价值观要与读者的情感、价值观产生互动,要对文本价值作出评判。


【例1(2022届徐汇区一模卷)读了苏辙《藏书室记》后,小汇得出这样的结论:若谨守先贤遗训和长辈教诲便能修身立世。请结合你对《乡土中国》中“教化权力”的理解,对小汇的结论作出评价(150字左右)。


【例2(2022届北京密云区一模)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真”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请你从《红楼梦》中试举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内容,分析该人物形象的“真”。







(六)单独设题,以内容理解为基础,考查对文本的分析与判定。


【例1(2022届北京通州区一模)下面《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座。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你从以上文字中读出了哪些隐含信息?请至少写出三点。


【例2(2022届北京密云区一模)《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小题。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节选自《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节选自《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例3


唐多令•咏柳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咏柳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百花洲:在苏州,相传是西施游玩过的地方。②燕子楼: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在燕子楼。

(1)“钗黛有其德,各展咏絮才。千秋自本色,高下凭君裁。”结合钗、黛的身世,试分析钗、黛各抓住了柳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对于“东风卷得均匀”一句,湘云评说“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你是否同意?试结合词句分析。



语文匠精心制作2022年考前最后一课系列课件。

下载方式

请一键 语文匠,即可进入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最后作文1 ,即可获得课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