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情端午,民俗知识知多少

发布于 2022-06-03 08:38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又到一年端午时。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的小知识,
你了解多少呢?
先来做一波小测试吧!



金源光能 

绝密启用前

端午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端午版)

考试规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每题10分,共十题,满分100分。

1.下列不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赛龙舟

回答错误 

解析: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B.沐兰汤

回答错误 

解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耍龙灯

回答正确 

解析:耍龙灯是元宵节的习俗。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舞蹈。

D.吃粽子

回答错误 

解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2.下列不属于端午节别称的是?

A. 端阳节

回答错误 ✕

解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B. 龙舟节

回答错误 ✕

解析: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

C. 拜月节

回答正确 √

解析:拜月节一般指中秋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D. 天中节

回答错误 ✕

解析: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正中,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3.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A. 五月初五

回答正确 √

B. 七月初七

回答错误 ✕

解析:这是七夕节

C. 九月初九

回答错误 ✕

解析:这是重阳节

D. 八月十五

回答错误 ✕

解析:这是中秋节




4.屈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国人?

A. 楚国

回答正确 √

解析: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


B. 魏国


回答错误 ✕

C. 秦国


回答错误 ✕

D. 吴国


回答错误 ✕




5.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典故的是?

A. 纪念屈原


回答错误 ✕

解析:相传,屈原被驱逐流放,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B. 纪念楚庄王


回答正确 √

C. 纪念曹娥


回答错误 ✕

解析: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D. 纪念伍子胥


回答错误 ✕

解析: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6.从哪一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A. 1985年


回答错误 ✕

B. 1997年


回答错误 ✕

C. 2008年


回答正确 √

解析: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D. 2009年


回答错误 ✕




7.下列哪个成语与端午节有关?

A. 越凫楚乙


回答错误 ✕

解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B. 夏日可畏

回答错误 ✕

解析:《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C. 长虺成蛇


回答错误 ✕

解析:《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D. 屈志从俗


回答正确 √

解析: 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8.端午节是个驱邪防灾的日子,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那么“五毒”中除了蛇、蝎子、蜈蚣、蟾蜍外,还有什么?

A. 壁虎


回答正确 √

B. 蜥蜴


回答错误 ✕

解析:再想

C. 蜘蛛


回答错误 ✕

解析:再想

D. 蟑螂

回答错误 ✕

解析:再想




9.下面哪个不是粽子的别称?

A. 角黍


回答错误 ✕

解析: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其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B. 筒粽


回答错误 ✕

解析:《续齐偕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C. 月团


回答正确 √

解析:这是月饼的别称哦

D. 角粽


回答错误 ✕

解析:《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结艾人,赏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彩丝缠,角粽新,楚些招魂,细写怀沙恨。





10.下列哪个不属于端午节餐桌上的“五黄”之一?

A. 黄瓜

回答错误 ✕


B. 黄鳝


回答错误 ✕

C. 咸鸭蛋黄


回答错误 ✕

D. 黄花菜

回答正确 √

解析:江南民间,有端午节吃“五黄”的民俗,“五黄”是: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你答对了几道题

有没有解锁更多端午知识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端午的记忆

最后,金源光能祝大家:

端午安康

愿美好接“粽”而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