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艺赏|你知道多少“她”的微笑?
发布于 2022-06-03 14:45
你知道多少“她”的微笑?
Mona Lisa, Leonardo Da Vinci.
c. 1503–19,oil painting.
Louvre in Paris, France.
作者简介:
达•芬奇(Da Vinci)(1452年—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因此他是画家,也是雕刻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家、机械技师、数学家、科学家,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卢浮宫博物馆里有三件镇馆之宝的一件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另两件为阿历山德罗斯的大理石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
从数据来说,据说蒙娜丽莎的脸上有40层颜料,但这种颜料非常薄,每层厚度仅相当于人体头发直径的1/50,还有解读说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带有83%的快乐,9%的厌恶,6%的害怕以及2%的愤怒。在19世纪80年代初,有数 学家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此画的面积为4081平方厘米,面部占199.11平方厘米,蒙娜丽莎的一只手占169.86平方厘米,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测算出蒙娜丽莎的身高应该是168到173厘米。
从古典主义群体眼中的形式美来说(西方的古典主义者具有人文体育精神的追求),蒙娜丽莎交替叠放的双手就像《米洛的维纳斯》的断臂一样自然、优雅和耐人寻味,其微笑的瞬间,又恰似《掷铁饼者》的那个运动瞬间。
在图像复制的时代语境中,变化、丰富、多样的图像世界,技术使图像的大众化复制与传播成为可能,因此《蒙娜丽莎》那遥不可及的神坛也走向了人人熟知、人人可看、人人可有的现实,当下人们已经对蒙娜丽莎烂熟于心,她早已过时。为了刺激观看,艺术界出现了《蒙娜丽莎》杜尚版、《蒙娜丽莎》达利版,以及其他任何人的《蒙娜丽莎》改造,即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摧毁了古典艺术的权威性。
当然,我们每一位观者的眼中都有自己的蒙娜丽莎解读与观感,也许你我并不知道达·芬奇是谁、蒙娜丽莎真实是什么形象、画家为什么要画她微笑的样子等等,这些实际上无关紧要。也许,当我们告别理性与抛弃真理阐释的时候,回到对象本元,就会能生成我们作为观者的最纯真的审艺感受与享受。
/ 使用说明 /
文案:shuilan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和收藏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