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三天应该做好哪几件事,你知道吗?老师说的这4点,请收好
发布于 2022-06-03 21:38
,免费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1、生活起居要保持与考试一致的状态。
考前三天,各校基本已进入自由复习状态,建议考生生活起居要和高考几天一致。盛红梅老师说。
其实,考生及其家长都要明确这几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考前几天,考生要以身体调节,生物钟的调整为主,尽快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剂到与高考考试安排一致的进程当中。
考生进入自主复习备考阶段,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起居的时间不能完全统一,所以需要考生通过2~3天的调整,让自己完全进入“高考模式”。
以笔者的观点,考生起床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不利于高效地复习备考;太晚,不利于保持状态。所以,建议考生大体上在早上6点到6点半起床,在晚上10点到10点半之间睡觉为好。
这几天考生的起居、饮食、娱乐、运动、学习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这对保持与考考作息安排的一致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考前3天,考生要尽量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安排生活,不要随意更改,这样有利于确保生活作息时间表的实现,并且确保一个良好的生理节律与心理节律的状态。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考前家长不要刻意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这样不利于孩子身心的稳定,生活要相对稳定,不要过大的变动,保持常态即可。
2、精心准备应考的必须用品。
考前3天,考生要仔细清理高考的必须用品,以免临考前出现慌乱的情况。比如:进入考场需要用的身份证、准考证、口罩等,考试需要用的笔、尺、规、橡皮等应试用品。
考生一定不要疏忽大意,觉得准备考试用品是一件简单的事,放到考前一晚上准备即可。这是一个危险的做法,到了临考前,一旦出现某种用品的短缺或损坏,需要及时补上,而又不能及时到位,怎么办?这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波动。所以,考场用品的准备,必须提前清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留有余地,也能从容应对。
比如,有些考生考前检查用具不认真仔细,到了考场不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那样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考试情绪,而且耽误了答题时间,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对高考成绩产生影响。所以,建议考生在考前就要提前精心准备一套备用用具,既是对考前应考用具准备不足的补充,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的保证。
3、合理安排复习,保持考场上的手感。
考生要记住:最后两三天,看似时间短暂,一晃而过,但是,这三天是最重要的适应调整期。考生不仅在心理上要保持高考时的适度紧张感,而且在手感上也要保持高考考场的强度,更要适应高考期间的作息时间。所以,一些考生考前彻底放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考生的思想松懈,到了考场不容易精力集中。
所以,笔者建议考生考前三天合理复习,翻翻课本,巩固下基础知识,也可以适当做些题,练练手,但千万不要做太难、太偏的题,以防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4、自我调节,全方位适应高考的每个环节,尤其是要有效应对高考时的失眠、紧张等心态。
一般来说,心理素质较好的考生会很快调节好心态,并且能够把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到与高考一致的状态之中。但是,一些心理素质差的考生,他们适应能力比较慢,遇到高考这样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型考试,对于这部分考生的心理影响是较大的,要让他们心态平静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
比如,考前失眠是这类考生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距离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有些考生担心睡不好而过早上床休息,有的考生则因太紧张而睡不着。这些做法,不但不利于调节自己的失眠状态,而且会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所以,笔者推荐给考生自我调节的几个小妙招,以减轻失眠、紧张的心理问题。
(1)建议考生不要过早上床休息,保持和平时差不多的时间即可。临考前3天,考生可适当提前睡眠时间,不可作过大的调整。其实,考生突然太早睡觉,打乱平时的作息,很可能导致第二天睡不着,进而影响高考前几天的作息。
(2)若考生出现失眠可以通过饮食或运动的方式调节。比如,睡前一小时喝点牛奶或是用热水泡泡脚,可做些有益睡眠的运动,还可通过肌肉放松法、听轻音乐或是积极心理暗示调整心态。
(3)若考生确实睡不着,也不要过度担心。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晚上睡6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是可以正常应对高应激事件的。当然,若考生长时间失眠,且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4)当考生出现紧张、焦虑心理时,可以通过回忆成功经历;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巧用肢体运动等方式调节心理。
当考生心理紧张时,考生可采用放松训练、动作训练法等方法来进行心理调节。用这样的方法,考生可快速平复紧张的情绪。
最后三天,如果考生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有利于考生减轻心理负担,增强高考信心,轻松地走进考场,放手一搏,高考成功自不在话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