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天天吃的猪油,为什么现在很难见到了?资本的贪婪是主因
发布于 2022-06-03 22:25
说起猪油,年轻人估计对它没什么感觉,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吃到猪油了,但是对于年龄稍长的人来说,记忆犹新,这是确定的。
以前的猪油拌饭,猪油面条,那可都是曾经的美味,即使是碗里舀一勺猪油,加点酱油,开水一冲,再撒点葱花、香菜点缀一下,那都是一碗高汤了,更别说用猪油炒出来的菜了,满嘴留香啊。
可是老一辈人曾经天天都要吃的猪油,为什么现在很少能看到了呢?其实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包括资本。老辈人天天吃的猪油,为什么现在很难见到了?资本的贪婪是主因。
一,猪油消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以前物质条件不发达,不要说农村了,即使是城镇居民,很多家庭也是以吃猪油为主,那时候家里的厨房里,都会有一个标志性的厨具,那就是装猪油小瓦罐,估计很多人还有印象。
后来条件好点了,街头的粮油店里开始出现散装的植物油,当然还是以便宜的豆油为主。再到后来,超市代替了小卖部,桶装的成品植物油,开始慢慢出现在这些超市里,这个时间大概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也就在那个时候,各种包装精美的植物油是越来越多,各种叫法“调和油”、“色拉油”等等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以前的猪油,就越来越少了,直到现在,城市家庭里已经很少能见到猪油了,猪油几近消失。
二,植物油全面替代猪油,资本的贪婪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先来说一下酱油,这个很有类比性
这个猪油,仔细想想还真跟当年的酱油很相似,很有异曲同工的味道。关于酱油最近几十年的演变,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还专门做过分析和探讨,想想也很有意思,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资本了。
其实在以前,厨房里哪有这么多调味料,就是盐、味精、酱油和醋,抛去味精不说,以前做菜要想给菜品提鲜,靠的就是一瓶酱油。
以前的酱油是个什么样子的?很简单,除了广东那边有所谓“生抽”和“老抽”的叫法,酱油哪有这么多分类,就是一瓶简简单单的酱油,小孩拎着瓶子去小卖部打酱油,酱油就是那种黑黑乎乎、黏乎乎的样子,但是鲜香的味道,浓郁而自然。
2,为什么到了现在,出现了这么多和酱油类似的调味料?
大家可以看下超市里的调味料,看看自家的厨房也行,各种所谓的“蚝油”、“味极鲜”、“蒸鱼豉油”、“味达美”、“一品鲜”等等等等,其实大家仔细看下瓶身处不显眼的地方,都会用小字标注“酱油”二字,原因很简单,这些调味料说白了就是酱油。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调味料,而且还都是酱油再加工而成的?很简单,这就是个噱头,品种多了,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各种没听过的名字,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每种都想买,那卖调味品的厂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而最朴实简单的“纯酱油”,反而很少能见到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背后资本的力量,其中就有几个规模很大的调味品厂家,这里就不多说了,简简单单一瓶酱油,硬生生被演变成这么多种调味料,但是真实的味道呢?比以前纯天然晒足、发酵的酱油,反而要差得很远。
3,这里就要说到猪油了,猪油的消失,也是跟这些资本有最直接的关系
说起猪油,以前的家庭根本就不需要在外面买,赶集的时候,随手让卖猪肉的给切上一块猪板油,拿到家里自己简单一炼制,用不了几分钟,一瓦罐香气扑鼻的猪油就炼好了,随吃随用,关键是真便宜啊。
都吃猪油,资本挣谁的钱去?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于是各种关于“吃猪油不健康”的说法就出来了,并且从各个角度去论证,最后这些说法愈演愈烈,有时候,“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于是乎,很多人就不再敢吃猪油了,于是,猪油就近乎消失了,于是各种叫法的植物油,就“大卖特卖”了。
三,猪油好不好,要用事实说话
关于“吃猪油不健康”的说法,会经常拿那些所谓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影响心脑血管”之类的科学术语说事儿,这也是西方所谓“营养学”的说法,明白人对此是嗤之以鼻的。我们先来看看,《本草纲目》中关于猪油的记载吧。
猪油:甘,微寒,无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破冷结,散宿血;利血脉,散风热,润肺。有补虚、润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症。知道什么叫“破冷结,散宿血”吗?就是预防结节肿瘤,预防血栓。
很多老人,包括一些百岁老人,都是吃了一辈子的猪油,身体还是硬朗得很,特别是在农村,现在还有很多老人在吃猪油,身体还好得很,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说到最后,有些东西传承了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资本是贪婪的,有些东西,一旦被资本所操纵,就完全变了样子,就像本文说到的,猪油。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