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陪孩子,才是高质量陪伴?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发布于 2022-06-04 13:10

圈博士推荐语

Dr. Qoo

到底什么样的陪伴才是有效陪伴?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创造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今天圈博士推荐一篇文章,我们一起跟随《父女对话》看看吧!


以下文章来源于童行书院,作者韩乐 

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 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本文看点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怎么陪孩子聊天、玩耍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真实存在呢?作者萌小果从陈冠学的《父女对话》一书中寻找到了答案。在书中,陪伴不再是个书面词汇,而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瞬间。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看看吧!






今天的很多父母,渴望陪伴孩子,又怕陪伴孩子。当他们忙于工作时,愧疚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而当他们终于放下工作时,又怕陪伴孩子,因为真的太累了,太想好好睡一觉了。

所以,他们对假期又渴望又怕。那么,在这个暑假,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个被极度压缩的陪伴时间呢?

最近看了台湾作家陈冠学的《父女对话》,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陈冠学,曾师从牟宗三,大学毕业后曾辗转任教各地初、高中及任高雄三信出版社总编辑。1980年代初辞去教职,隐居田园,勤耕雨读,致力于写作。

这本《父女对话》就是陈冠学隐居田园,陪伴小女儿岸香的文学纪录。在陈冠学的笔下,陪伴不再是个书面词汇,而化作一个个具体的瞬间。其中,有老父的温情与睿智,以及对陪伴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1

陪伴,是让孩子感受父母真实的存在


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女儿和老父的对话。女儿不停地问,老父不停地答,其话题无不涉及。既有关自然万物,又有关当下形势。

“爸爸,这是什么花?”

“是紫花藿香蓟。”

“这是什么花?”

“是龙葵。那么小你也采吗?”

“不晓得,老天造它时就那么小了。”

“为什么造得那么小呢?”

“老天大大小小都造了。还有更小的呢!”

“是呀,这一样更小,那是什么花?”

“那是假咸虾!”

“怎么是假的呢?它又不是虾!”

整个对话,虽然是女儿发起,但是由老父推动的。女儿问什么花,老父答龙葵,紧接着老父问那么小你还摘,女儿又问为什么那么小,老父则答造得小,女儿又问为什么造那么小,老父答还有更小的。

在这场对话中,老父在孩子眼里是存在的,并且是和他在一起,还和他发生了对话。

女儿岸香此时才5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比一两岁的孩子从思维发育看已经成熟了很多,但还是很难感知看不到的人和物,即使是真实存在于眼前的事物,他们也要摸一摸动一动尝一尝,才会在脑海里有印象。

而尚若眼前之物能跟孩子互动,孩子对它的了解会更多,好感也会增加很多。

随着好感的增加,他会对经常互动的人与物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总不听自己的,实则是父母与孩子互动太少。父母在孩子眼里,只是电话那头的声音,视频后面的影像资料,提供支付功能的支付宝。

当父母能站在孩子面前,和孩子聊一聊、玩一玩、抱一抱,父母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立体、生动、有形,而在这种简单的互动中,孩子也会和父母产生连接。而这种连接,恰恰是亲子教育的基础。

今天的很多父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能看到孩子看不到的,或者自己能感受到,孩子感受不到的。

带孩子去游乐场、上早教,其实孩子都看不到父母的,父母也看不见孩子,远远没有你温暖的拥抱、及时的安慰,更有实际意义。


2

不仅要聊天,而且要聊得有深度


聊天,是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方式。孩子喜欢温暖式的问候,也喜欢和父母在一起进行有深度的聊天。

“爸爸,你的眉头为什么老皱在一起?”

“太阳公公照得太亮了。”

小女儿拿镜子自照。

“爸爸,我的眉头没有皱在一起呀!”

“那是你的心跟太阳公公一样亮。”

“爸爸的心不亮吗?”

“不亮。”

“为什么?”

“爸爸眼看着坏人为非作歹,没奈他何,自然不会快乐。”

“把坏人抓起来!”

“爸爸要能抓早抓了。”

“坏人都是巨人吗?”

“都是小人。”

“那不好抓吗?”

“……”

“叫警察抓?”

老父不由得从忧郁里笑将出来,小孩子总归天真。若人人像小孩子那样天真,也没有坏人,也没有忧郁了。



皱眉是因为心不亮,心不亮是因为看坏人作歹无能为力。这个看似深刻的逻辑,通过一个简单的对话,孩子感知到了。而在这种感知中,他们不再简单地看待一件事、一个问题,这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非常有益的。

我女儿有次问我:“为什么小弟弟奶奶说要跟小弟弟玩呢?”

我问:“她什么时候说的?”

她回答:“昨天晚上呀,我们都坐在那里,奶奶说的。”

“她在说这句话前都说了什么呀?”我问。

“忘记了。”她回答。

因为她不记得具体细节,我只好帮她回忆:“她是不是说弟弟有好吃的好玩的,你要是跟弟弟玩,就可以吃他的好吃的好玩的?”

“是。”

“那你觉得她这样说对不对?”

“有些对,有些不对。”

“那木木哥哥每次不带好吃的,你还跟他玩吗?不带玩具,你就不跟他玩吗?”

“哥哥有时不带玩具,我还是喜欢跟他玩。”

“对啊,你想跟谁玩,不是看他有没有带玩具,而是你喜不喜欢跟他玩。”

当孩子主动向你聊起自己内心的小困惑的时候,也是进行深入式聊天的契机。每一次深入的聊天,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我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父母是可以帮助自己的而当孩子情绪崩溃时,这种深入的聊天,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成熟和亲子关系的融洽尤为重要

一个孩子日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有赖于他对自己、对社会的深刻认知,而这种认知能力的培育始于幼时。



3

要对话,也要参与孩子的玩耍


在这本书中,老父经常跟着女儿在大自然中玩耍

一天早上,小女儿在草莓叶上发现了一只白蜘蛛,拉着老父去看。那是一只花蜘蛛,样子像只小白螃蟹,在大片的绿色中,不仔细看,真像一朵小白花,怪不得半个钟头后,它捉到一只小灰蝶。

“爸爸,花蜘蛛捉到小蝴蝶拉!”

“真的吗?”

“爸爸,我要。”

“怪可怜的,可是那是花蜘蛛捉到的,怎好抢人家的东西呢?”

“不,人家要!”

拗不过小女儿,老父硬从花蜘蛛的虎口里抢下了小灰蝶。只一眨眼工夫,小灰蝶腹部早已被花蜘蛛吸瘪了。放在纸片上,交给小女儿。小女儿拿了放大镜,效乃父观察花草虫 ,一板一眼地审视着,像个小博物家。

花蜘蛛抓到小灰蝶,女儿强要,老父只好从花蜘蛛手里抢了小灰蝶,结果小灰蝶死了。参与玩耍意味着,父母深入其中,而不是只是远远看着。

在公园里曾经观察过一起玩耍的一家人。妈妈先用铲子挖了一个沙坑,自己跳进去,然后用夸张的语气对女儿说:妖怪来了,悟空你快来把妖怪埋了,不然她就出来祸害师傅了!女儿急忙拿着铲子开始往妈妈脚上填土。等到土填得差不多了,妈妈又说:不行不行,妖怪还是降不住,你得种棵树。女儿急忙又去拽了一些四季青的叶子种在上面。

降妖后,女儿又提议挖游泳池。妈妈便帮女儿开始挖泳池,然后妈妈指挥爸爸提水。一会儿,沙坑变成了游泳池,女儿觉得很开心,决定跳进去玩玩。女儿在游泳池里跳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我也想进去玩玩。她果然脱了鞋进去了。一会儿,她出来了,让女儿开始拿沙填坑。水坑又变成了沙坑。

这一家人,妈妈是深度参与,是孩子的玩伴,而爸爸就是个搭把手的人。但不管是深度参与,还是只是在旁边帮了个忙,都是在营造一种玩耍的气氛。这样的气氛,能让孩子感到玩耍的快乐和父母的童趣,这在童年时期是非常珍贵的心理体验。

孩子一出生,不会说话但是会玩耍,所以玩耍是很早就在发展的能力。跟对话相比,玩耍是天性,更是孩子喜欢的陪伴方式。有很多孩子可能即使学会了说话,也不喜欢对话,这时陪孩子玩几乎是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的唯一方式。借助陪孩子玩耍,父母看到:孩子哪方面能力比较突出,哪方面能力需要推动一下才能发展。

对话,是孩子在用语言表达自己,而玩耍,是孩子在用肢体表达自己,是更丰富的语言形式。我们越跟孩子玩耍,就越了解孩子,关系也就越亲近。



4

陪伴,是我们跟随孩子,

而不是孩子跟随我们


孩子是好奇的探索家,他总是带着我们去他想去的地方,而往往他想去的地方,并不是我们想去的地方。

比如,孩子想玩沙坑,但是我们觉得太脏,不想让孩子玩沙;

孩子想玩泥,我们也觉得太脏,收拾起来太麻烦,就不想让孩子玩;

孩子总想玩好玩的,而我们总是在考虑是否麻烦。所以,我们总想让孩子玩我们认为能玩的东西。

在这本书中,老父从来不带着孩子去哪里玩,都是女儿带着老父玩。女儿想去看山,老父就跟着。女儿想唱歌,老父就当女儿的观众。

当向晚燕子低飞时,也是小女儿出场唱歌演舞的时段了。老父搬出椅子,坐下来不到几分钟,小女儿便带出一节玩具——多半时候是吃光了的巧克力塑胶筒。交给老父当麦克风,于是节目便开始了。

老父将麦克风凑在嘴边说:

“娟娟小姐要唱什么歌?”

说着将“麦克风”移过去,小女儿便凑过嘴来说:

“嗯,……唱小甜甜。”

于是小女儿接过“麦克风”,便在檐廊下唱起来了,唱风看来俨然是个专业演唱者似的。唱完一曲,小女儿一本正经地一鞠躬,老父便报以热烈的掌声——老父的掌声很奇特,响如爆竹,震动檐瓦,大概大路那边都能听得见。

照例一曲唱了接一曲。

“娟娟小姐还唱什么歌?”

“嗯,……唱咿呀歌。”

其实小女儿唱过小甜甜就技穷了,哪里还有歌唱?只听得她咿咿呀呀唱着,也听不出有什么曲调。约莫一分钟,她的第二曲唱完了,老父又报以热烈的掌声。

小女儿又把“麦克风”凑过来。

“娟娟小姐还唱什么歌?”

“嗯,……哼哼歌。”

这回连声也没有了,只闭着唇,在嘴里吟着,听来竟像蚊鸣。

大概唱过五六回,实在没有歌可唱了,便改换节目——跳舞。

“伊莎小姐跳什么舞?”

“不是伊莎,是小英。”

老父故意逗逗小女儿,伊莎是卡通小甜甜里的坏女孩,专跟小甜甜过不去,小女儿对她恶感透顶。

“噢,爸爸说错了,是小英。”

“小英小姐跳什么舞?”

“嗯,……拉拉舞。”

老父也不知什么是拉拉舞,反正小女儿即兴舞一场总有名称。



看到这个场景,总是很感动。

我女儿喜欢跳舞,每次跳舞,她总是让我坐在她对面,不允许我跟着她跳,只允许我鼓掌。现在想来,她有时就是希望我不做陪跑,只做鼓励的那个人。有时希望你能陪着她,有时则希望你就是看着她。

养育在很多时候真的就是顺着孩子,他指向哪里,我们走向哪里。我们不为他的游戏做主,不决定他在哪里玩耍,也不决定他要玩什么。

看过太多喜欢指挥孩子的父母,他们总是希望孩子这样玩那样玩,总是提醒孩子这不对那不对。

其实这些父母不明白:玩耍,其实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任何人来指点


5

爱孩子,请用童心而非理性陪伴孩子


在陈冠学的《母对话》中,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乌云出现了,遮住了山的影子,孩子发现山不见了,于是问:山公公去哪里了?老父答:山公公玩耍去了。

多有意思的回答。如果是我,我肯定这么作答:因为云把山给遮住了,就像我站在你面前,我能把你遮住,别人看不到你。

与陈冠学的回答相比,我的回答颇为科学,陈的回答颇为艺术。

有时,我在想,在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我们到底应该不应该过于科学理性呢?

如果按照儿童的思维发育来说,他们处于感性的阶段,他们可能更喜欢陈的回答。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关系变得很简单。山不见了,就是回家吃饭了,去玩耍了。

如果我们秉持尊重孩子的原则来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可能就不需要那么科学理性,因为这不属于孩子的视角。

多给孩子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就像我们成人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但是孩子看到假扮的圣诞老公公却欣喜不已。当收到我们假扮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时,他也会特别开心。

这绝不是欺骗孩子,而是尊重孩子。

如果想正确养育孩子,其实我们每个父母需要一点童心。带着童心去养育,而不是带着科学去养育,恰恰是最好的养育

童心也意味着,父母可能需要配合孩子做一些“荒谬”之事。

在《父女对话》中,孩子好久没回老屋了,她很想念老屋,于是想让老父给老屋写信。这么荒唐的提议,老父竟然答应了。老父以孩子的口气给老屋写了封信:

屋子先生:对不起,一直没有写信给您。……对不起,我们都没有写信给您,您一定一直都在担心我们,您一定以为我们迷路了,或许遇到困难了。这么久了,您晚上一定偷偷流泪,惦念我们吧!实在很对不起,可是我一直很想念你,爸爸也很想念你!……



孩子最喜欢有童心的父母。当孩子过家家做饭,要给父母吃,有童心的父母会吃得特别开心。当孩子拿着玩偶咬父母时,有童心的父母也会假装被咬疼了哇哇大叫。

今天的大多数孩子没有姐妹,在家里没有同伴,所以父母除了要行使监管责任,还要充当同伴。同伴的重要特点就是有童心,能跟他像孩子一样共频。

网络上经常会看到各种被拐孩子的消息,在他们和父母团圆后,有人选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有人则继续留在养父母身边。孩子们的去留,其实和陪伴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我们好好陪伴孩子,孩子虽不在身边,但也是和我们连接在一起的;当我们心不在焉地陪伴孩子,孩子虽在身边,但心已远离。

父母之于孩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也不是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的存在。他们需要父母有形的存在,而不是去当一个隐形父母,需要父母站在自己面前,能得到父母的拥抱、安慰,在他们身处困境时父母能及时拉他们一把。

与我们幼时相比,这一代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大减少,就更需要优质的陪伴。在我看来,陪伴不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更是是否高效的问题。如果做不到高质量的陪伴,父母就无法看见孩子的内心,这个世界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儿童,也会出现更多冷漠的成年人。

良好的亲子关系,始于一段美好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其实就是,父母看见孩子,孩子看见父母在这个暑假,让我们开始好好陪伴孩子吧!

互动话题

看完了今天的文章,你对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有了新的想法吗?你和你的孩子之间有什么充满童心的对话吗?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一起童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