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吓退社交电商从业者 商家怎样预防割韭菜?

发布于 2021-09-01 16:49

2021·09·01 

EBRUN

零售微小课

 

每天一个知识点

我是亿邦零售主笔翟更章

今天我们讲一讲

社交电商从业者怎样预防割韭菜?


HOT

01

每天一个知识点/

欢迎来到每天一期的亿邦零售plus社群微小课。我们会和大家分享行业动态、热门话题,也可能聊聊行业八卦。今天我们来讲讲社交电商从业者怎样预防割韭菜?

巨头刚刚踏进半只脚,原来的社交电商行业就乱套了。前段时间,社交电商头部企业贝贝被商家集体围堵索要欠款,据了解欠款规模2亿起步,被拖欠货款的商家达到3000家。

商家反应,贝贝是将商家货款挪用到自己孵化的新项目希美上,这些钱给希美自有品牌囤货用了。希美正式上线的时间是今年4月,而进入2021年,各家电商巨头也开始加大社交电商领域投入。

早在2月份,拼多多就在推广自家的社交电商产品“群买买”;阿里也调整了淘客规则,从社交分销渠道卖出的商品将影响商家店铺权重;美团也在修改自家的CPS分销系统,推广团好货业务。微信现在正在为生态内的社交分销打通更规范的流量路径,巨头确实不会放过。

正像美团拼多多们入局社区团购让原有的企业集体倒闭一样,社交电商玩家也在紧急避让。因为各方对市场预期出现了大分歧,就容易出现类似于淘集集式的割商家供应商韭菜事件。市场波动也会变得骤起骤落。

这个时候不分巨头平台,还是小平台。区别是巨头拖一段时间还能还钱,最多以各种理由罚款,少给一部分钱。小平台欠钱就真可能打水漂了。

这时候商家就要好好提防平台割韭菜了。

注意!

Attention

巨头大平台还好办,直接到平台公司总部归属地线上法院提交上诉书,平台方无论多少理由,基于公关需求,也会快速解决,几乎是当天解决。

小平台的话,商家就需要看账期了小平台给大商家和小商家的账期是不一样的,例如这次贝贝,大商家账期50天,小商家100天。大商家50天还没拿到货款,沟通之后会认为平台本来就有100天账期设置,拖到100天才发现情况不对,这个时候货款就越堆越大了。

但实际上,大商家一个月货款动辄上百万,小商家一个月可能不过千。去看小商家的账期是没有意义的,大商家的账期出现任何拖延都值得警觉。

在现在市场环境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看到平台集团疯狂投入新业务的情况下,更要早下决断。

大商家是最早感受到平台问题的,小商家本来货款就少账期也长,其实最被动,当下环境下建议商家提前建立消息群,做好沟通。情况不对,小商家能撤先撤一波,大商家更不要往后拖。

第三个,平台对接人员的流动情况,商家老板必须及时知晓,平台出问题时,必然伴随团队大规模流动,出现问题对接人员有心无力无法解决的情况。

当然,跟专门的商家招募团队保持良好关系,也是提前发现平台出问题的一个方法。如果你的企业足够大,自己开一家帮助平台招募商家供应商的营销推广公司,也是有必要的。

最后,商家还可以从创始团队来判断平台下一步走向,诸多平台创始团队需要去资本市场融资,并且是长期垂直于某一市场供应链做深度布局,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创始人彻底撂挑子跑路,在货款上还会心存善念。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孤注一掷。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吧!

   02


本期作者



翟更章
亿邦动力 未来零售主笔

END



每天一个知识点

每周一堂线上直播课



亿邦动力 · 每天一个知识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