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我和红十字有约”系列征文之我眼中的“满天星”
发布于 2021-09-02 19:10
我叫钱兆宸
是华东理工大学的社工研究生
也是“满天星”志愿团队的临时管理者
从“慢时光”到“满天星”
从2020年8月开始,我就已经在社工部实习了。当时,社工部联合神经内科、全科开展“慢时光”志愿者培育项目,我跟随带教老师邱晓婷和“慢时光”志愿者入病房、进社区开展病房陪伴、社区筛查等认知症服务,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2021年6月,我又来到医院实习,这一次,我的实习重心转向了“满天星”助医志愿服务团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一支有能力、有担当,传递关怀的红十字志愿团队。
管控升级,“满天星”拓展服务阵地
2021年8月,医院对门急诊区域、核酸采样区域进行流程改造和升级,以适应疫情新形势。严格防控让医院变得更安全,却减缓了患者进入医院的速度。一边是医院外排着长队焦急等待的患者,一边是医院广场上超负荷工作的流调人员。
30多度的高温,厚厚的防护装备,6小时室外的服务,每次回到办公室的十分钟小会上,志愿者们会苦中作乐、互相调侃,“攀比”谁出的汗更多:“我今天都‘湿身’咯。”
对于我来说,仅仅去广场送几瓶水,就汗流浃背,看着这些上了年纪的“星星”们笑谈艰苦、迎难而上,我既感到心疼,又打心底里敬佩。
我眼中的“满天星”
不只是“救火队”
支援南、北广场防疫管控工作,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缓解医护、保安的管理压力,这就是“满天星”近期的服务重点。
但我眼中的“满天星”,还不止如此。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我眼中的“满天星”,我首先想到的是“坚持”和“奉献”。不论日常的助医服务,还是妇科、征兵体检的保障,冒着酷暑来院已经是“满天星”志愿者服务的常态。
第二组关键词是“耐心”和“智慧”。今年医院推广电子脱卡支付,“满天星”也参与其中。
推广工作不仅需要志愿者自身对整套操作流程熟门熟路,更需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耐心的解释,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大。
社工部反复培训、反复实践,集大家的智慧制作简单易懂的小视频,使服务变得更加规范,最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绝对离不开我们“满天星”的努力。
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大拇指竖在心里!
不论严寒酷暑,心的温度都是恒定的——而我们的志愿初心,同样如此。
“满天星”就是这样一支有能力、有担当,友爱互助、传递关怀的红十字志愿团队,他们在疫情期间与医院站在一起,共同守卫上海的"东大门",传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撰稿:钱兆宸
编辑:宣传科
指导:杨瑛
审核:赵李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