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百警讲党史|小收据 大情怀
发布于 2021-09-02 20:2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中既有辉煌历程,也有艰辛探索,记录着我们党如何经历无数艰难曲折,最终取得伟大成就。我们邀请分局百名党员民警,来为我们分享建党百年来的感人小故事,让我们重温那段不屈不挠的革命历程,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巨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朗读者介绍
郝宇,顺义公安分局天竺派出所民警 ,党龄8年。
小收据 大情怀
邓颖超购买西花厅院内水果的付账收条
1966年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用餐后的付费收据
在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着几张小小的收据,仔细看,这几张收据有中南海西花厅收费统计表、党费收据、吃饭收据、订政协报收据,还有购买西花厅院内水果的付账收条。岁月流逝,收据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可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严于律已的往事,却愈加清晰。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工资制。当年,周总理每月的工资是404.8元,邓颖超是342.7元。他们的工资放在一起,由警卫秘书代为管理。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从工资里支出,房租、水电费也不例外。
在一张1955年11月的西花厅应缴房租水电费表里,周恩来的名字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列在其中。这张统计表透露出一个细节,周恩来的住房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相比不是最大,而他所徼的电费是最高的,原因是他经常夜以继日地办公。邓小平曾经说:“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日理万机,但他们处理吃饭付款、订报付费的日常小事,一直十分谨慎、认真,对身边工作人员更是特别强调、经常叮嘱。
在一张1966年周恩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用餐后付费的收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修改过的痕迹。1966年7月28日,周恩来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学生们的座谈会。会后,他步入学校食堂,与同学们同桌就餐。周总理的警卫员按照惯例,拿着钱找食堂的工作人员交费、开收据。总理用餐过程中,食堂师傅又送来一碗葱花汤,总理见汤已经做好了,便没说什么。不一会儿,总理的警卫员又找到炊事员,要把那碗汤钱交给食堂,并且要修改收据。炊事员说:“不必交钱了。”警卫员不容分说:“不行!总理回去之后要查问的!”就这样,炊事员收下了5分钱,将收据上的2角5分,改成了3角。
像这样的收据,周总理和邓大姐留下的有近万张。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但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学习强国
@顺警之家
责任编辑 : 小H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