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后,有这3种征兆,随喜赞叹,你走对了路!
发布于 2021-09-03 13:30
佛门中有句话,叫作“宁可千年不开悟,不可一朝走错路”,意思是说,只要向着大乘佛道,即便千年不悟也不打紧,因为总有明心开悟的那天。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就是离经叛道,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背道而驰,只会离佛道越来越远。
六祖慧能有偈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法华经》中佛陀授记众生,未来皆得作佛,凡夫与佛的区别,即在迷悟之间,一念悟即佛,一念迷即凡夫。假如从此地去往彼处,没有方向和路标,会越走越迷茫,对于修行来说也是如此。因而,佛陀施设“八正道”,若能如说修行,勇猛精进,则离佛果越来越近。学佛以后,如果身上有下面三种征兆,就要随喜你了,因为你走对了路。
其一,出离心增长,世俗心减少。
《法华经》中有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佛说众生皆苦,所谓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出离心即离苦得乐的发心,厌离娑婆,希求解脱。由出离心开始,修行人有两条路可走,或者趋向个人解脱,证得声闻阿罗汉,或者引发大乘菩提心,证悟究竟圆满的佛果。
但是,不管学声闻还是佛道,出离心都是贯穿修行始终的,没有出离心,修行就是自欺欺人。为何说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而罕有一人得度?主要就是出离心不真切,而世俗心炽盛,被无明烦恼障碍。
其二,慈悲心增长,贪著心减少。
“慈悲”二字,可以说是佛法普度度众生的核心之所在,《涅槃经》云:“大慈大悲,名为佛性。”离开慈悲心,六度万行其实与世间的善行义举没有差别。所谓“慈”即爱念,以大慈心,给予众生安乐;所谓悲即愍伤,以大悲心拔除众生之苦。
祖师常言,学佛应以慈悲为本,方便为本。能发大慈悲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便是一种大乘菩萨行者的境界。心无慈悲,常易助长贪著,沉溺五欲,行善亦为图报,为求名闻利养。
其三,平等心增长,分别心减少。
佛法是平等一味,无有高下的,《金刚经》云:“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人几乎都听过心、佛及众生,三者等无差别,但是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举例来说,水可以化作蒸汽,升腾进入空中,又能化成雨水,滋润万物,而冬季又能变成冰雪。但是本质来说,种种变化不定的“相”之后,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同样的道理,所有众生,都本具平等无二的真如佛性,不会因男女、老少之别而有丝毫不同。故而,《金刚经》又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佛修行,若心背佛道,心在世俗,贪著五欲,妄想分别,修行过程会感觉非常疲惫。相反,若能生发出离心、慈悲心、平等心,修行过程会感觉明亮、宽敞。假如你身上有这三个征兆,那么随喜赞叹,因为你走对了路!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