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分类有哪些

发布于 2021-09-04 08:37

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在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发展之后已经基本定型,虽然全国法人银行已经超过4000家,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银行的银行—央行

央行不属于商业银行,承担对全国有所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包括制定货币政策,为银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反洗钱监测,货币发行等内容。

最早被划分进入政策性银行梯队的有三家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具有政策性银行地位的国有大型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有6家:除了传统的工、农、中、建、交之外,邮储银行也被正式列入国有大行序列。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

这个序列有130多家机构,随着一些城商行多家合一,甚至还出现倒闭现象(包商),其数量并不像前面的大体量银行那样稳定。

从经营区域来看,部分地方性城商行在全国大部分中心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已经逐渐朝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方向靠齐,比如北京银行就属于这类。

农村中小银行

这是数量最庞大的一个序列,并且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类:

2)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无法成功改制为农商行的大部分县域法人机构,目前仍然延用农信社的名称,目前有700家左右,数据不固定。

3)农村合作银行。在公司治理架构上,这类银行属于最奇特的方式,目前已经较为罕见,全国仅有28家,比如二连浩特农村合作银行。

4)村镇银行。这是普惠金融背景下的产物,按照目前监管部门“县域双法人”的要求,每个县区最多只能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目前全国约有1600余家。

民营银行

外资法人银行

专业性住房储蓄银行

目前全国仅有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一家机构。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