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谣言大揭秘,你还在交智商税吗?
发布于 2021-09-05 08:49
家长们是否曾经在网上搜索过“治疗近视的方法”,弹出来的消息五花八门,“针灸,护眼仪,眼贴,雾化治疗,转眼闪现”等等,如果是不了解近视知识的人很容易被误导,所以有的家长们病急乱投医,其实这些方法不仅达不到治疗近视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会给眼睛带来伤害。
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辨别谣言?又该如何科学的做到近视防控?且听天小明一一道来。
1
近视的危害
很多家长可能认为近视后孩子就是看不清,对学习生活有影响,其实近视的危害家长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造成近视的原因之一是未成年人眼轴增长过快而导致的事物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然而眼轴的增长是不可逆的,所以近视也是不可逆的。
近视根据度数可以分为:
低度近视 300度以下
中度近视 300度~600度
高度近视 600度以上
当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时,就有可能引起很多眼部并发症:
如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病变,视网膜变性等等,甚至最严重的情况下会有失明的可能性。
所以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眼健康问题,出现近视时一定要及时踩刹车,采取控制近视发展的措施。
然而当家长们了解近视的危害后,又开始高度紧张,到处寻医问诊,“网上看病”,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走入“治疗近视”的骗局。
2
揭秘“治疗近视”骗局
近视治疗仪
现在市面上的“近视治疗仪”,有一部分是通过振动、加热、给眼睛上加热敷贴来“治疗近视”;另一部分是弱视治疗仪改装的,里面有个小标志,反复调节它的位置,能改变眼睛焦距,可以放松眼球肌肉。
但是近视眼们看不清楚东西,是因为“眼轴”被拉长了,变长的眼轴无法变回原来的长短;
近视治疗仪最多只让你放松一下眼球的肌肉,只要多远眺、少用眼,眼球肌肉也能放松;
况且,治疗仪基本上都有强光照射,屏幕的距离和眼睛非常近,长期使用反而会导致视力下降。
针灸
针灸其实是通过刺激眼周一些穴位,来改善眼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但是针灸只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对近视控制及治疗没有效果。
穴位按摩和眼保健操同样也是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来缓解视疲劳。
2008年眼保健操说明里写着:眼保健操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眼部疲劳,不是预防甚至治疗近视。
这些所谓“治疗近视”的方法,都是商家抓住家长对孩子近视的担忧,打着能有效缓解或治疗儿童近视搞出的噱头,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能证明这些“偏方”能够控制或是治疗近视。
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近视是不可逆的!目前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近视发生后没有方法可以使近视度数重新降低或者消失,只能后期通过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者成年后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矫正视力。
3
为什么“治疗近视”后视力变清晰?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做了一些所谓的“近视治疗”之后,确实感觉视物又清晰了呢?原因有两点:
使用非标准的视力检查表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附件《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中明确指出,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GB 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规定,即使用设计检查距离为5m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
某些机构在进行治疗前使用标准视力表,治疗后又换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视力表,通常这样的视力表相对于标准视力表要更容易辨认,所以就会造成治疗后视力提高的假象,家长们信以为真,以为真能治疗近视。
左边为标准"E视标“ 右边为不标准“E视标”
没有进行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标准。在青少年儿童出现眼部问题或者初次验光时,视光师会使用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药水,使眼睛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的状态,消除睫状肌调节的干扰,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使验光更加客观,验出的度数更加精准。
如在“治疗近视”前没有麻痹睫状肌进行调节控制,验光为-4.00D(400度),“近视治疗后”又控制好调节验光为-200D(200度),就会出现“治疗近视”前后屈光度相差较大的情况。
但其实如果一开始就进行散瞳验光的话,屈光度不会相差太大。之前说过,近视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办法,所以家长们千万别再交智商税被忽悠啦!我们只能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近视防控。
4
科学的预防近视措施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儿童青少年在户外的时间较长可降低近视的发病率;户外活动可以增加阳光照射、刺激眼内多巴胺的分泌和释放,后者能抑制眼轴的增长;阳光照射还可以促进维生素D 的增加,维生素D具有强大的抗增殖的作用,进而可以稳定眼球的增长。临床上发现,那些特别宅、不爱动的儿童近视发病时间较早。
专家建议青少年儿童保证每天累计2小时,每周不少于10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做到20-20-20 原则,也就是每次近距离用眼20 分钟后,应眺望20英尺(6米)以外20秒。
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做到眼离书本距离一尺、胸离书本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过暗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或使用电子产品。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作息安排,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平时应做到饮食均衡,少吃甜食,低脂肪饮食。
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专家建议3岁起就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身高、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来形成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情况。
5
科学的近视控制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发生近视,下面的方式才是科学控制近视的方式。
角膜塑形术
角膜塑形术是目前公认控制近视度数增长最有效方式,临床研究表明,角膜塑形术近视控制率能达能到60%-80%。角膜塑形术的佩戴效果明显的方面还有,提高视觉质量和整体视觉功能方面。睡眠时间戴镜后日间可降低部分屈光度数,不同程度提高裸眼视力。但还需要了解到的就是角膜塑形术的验配是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流程,一定要到专业眼科医院或专业视光机构,在医生和视光师的全面检查后才能判定是否可以验配角膜塑形术。
角膜塑形术对患者年龄(8岁以上)、近视度数(600度以下)、散光度数(175度以下)、角膜曲率(40.00-46.00之间)、卫生条件等都有要求。
近视离焦矫正术
框架眼镜在控制近视方面存在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提供屈光矫正的同时为配戴者提供持续实现近视离焦状态,从而达延缓近视发展的效果。
近视离焦矫正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将400多个微型透镜分布在镜片光心周围区域,每一个微型透镜均能形成近视离焦。即使在眼球旋转后,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也能持续性提供近视离焦。
周边离焦矫正术
周边离焦矫正是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在矫正中央屈光不正的同时,很好的延缓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使中心部位的图像投射在视网膜上,周边部位投射到视网膜前方(或者之上),形成相对近视离焦。
可有效抑制儿童、青少年眼轴变长,延缓近视发展的速度。6-12岁的孩子都可以配戴,在这个年龄阶段配戴,控制效果较好。
低浓度阿托品
近年来,以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多年的研究认为,低浓度的阿托品(0.01%~0.1%)可以抑制近视引起的眼轴增长,从而延缓近视的过快进展。
但低浓度阿托品由于更远期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尚不完全明确,所以在国内还未获批,家长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控制近视,绝不可以自己滥用!
温馨提示
明白家长们对孩子视力健康的担忧,担心视力问题影响孩子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的规划,再加上对近视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如今网络上的消息真真假假,难免会轻信一些不实的传言。
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专业的视光检查,进行全面的一个检测,及时采取措施抑制孩子近视的加深及相关眼病的发生。
推荐阅读
神秘的视力杀手,很多人因此终生失明!
5个方法自测眼健康,各年龄段都适用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仅供分享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微信lifegoeson89删除 谢谢合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