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石膏和滑石的五行分析

发布于 2021-09-05 08:54

[原创] 石膏和滑石的五行分析

日前与人讨论辨证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关于石膏和滑石皆色白,却用药不同,如何用五行五味五色来区分。如果单纯从色白入肺,或色白为阳药去区分,其解释明显不能令人信服。故此,将本经、别录、集注、药解等中关于滑石和石膏的描述归纳列出,并根据辅行诀的五行五味分类法来标注。请读者自行分辨。

滑石

神农本草经

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生。生山谷。

名医别录

大寒,无毒。通九窍、六府、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脆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及太山之阴、或掖北白山、或卷山。采无时。石韦为之使。恶曾青。

本草经集注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久服轻身,耐饥,长年。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脆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山谷,及太山之阴,或掖北白山,或卷山,采无时。石苇为之使,恶曾青。

滑石色正白,《仙经》用之以为泥。又有冷石,小青黄,性并冷利,亦能熨油污衣物。

今出湘州、始安郡诸处。初取软如泥,久渐坚强,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并散热人用之,不正入方药。赭阳县先属南阳,汉哀帝置,明《本经》所注郡县,必是后汉时也。掖县属青州东莱,卷县属司州荣阳。

神农本草经读本草经解 亦有类似说明)

滑石氣寒,得寒水之氣入手足太陽;味甘入足太陰;且其色白兼入手太陰。

所主諸病,皆清熱利水之功也。

益精延年,言其性之正不比他種石藥偏之為害也。讀者勿泥。

天火道注,由此可见滑石味甘属土,色白入手太阴肺经属金,即为甘土中金。可以理解为滑石味入脾胃而作用于肺大肠,其寒性也作用于膀胱经。辛甘发散为阳。阳药中的寒药。因为寒热不足以构成五行,故并不因为药物的寒热判断其五行所属,如同阴阳,有阴火阳火。

石膏

神农本草经

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坠(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又名寒水石。生山谷。

名医别录

味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

 

本草经集注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庐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

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狱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灵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土。《仙经》不须此。

长沙玉楸药解

味辛,气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天火道注,由此可见石膏味辛属木,色白入手太阴肺经属金,故为辛木中金。可以理解为石膏味入肝胆而作用于肺大肠,有甘味也作用于脾胃。辛甘发散为阳。阳药中的寒药。大寒还是微寒,取决于作用的脏腑,相对而言。若作用于肺,肺属金,金本身是肃降,故石膏对于肺而言是微寒。若作用于胃,胃属土,土性是温稳豁达,故石膏对于胃而言是大寒。

需要注意的是阴阳并非寒热,五味五色也各自独立,且五味五色亦有阴阳,如阴黄(阴暗)阳黄(明亮)。同为甘土中木的甘草,也有生甘草(阳)和炙甘草(阴)之分,从色味上再区分阴阳,才能理解辅行诀中五行互含之深意。

以下为辅行诀系列文章的基础知识,请先阅读为宜。

[原创] 解读辅行诀: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原创] 解读辅行诀:大小补汤组方规律

[原创] 解读辅行诀:体用化详解及大小泻汤组方规律

[原创] 解读辅行诀:味苦皆属水

[原创] 解读辅行诀:味酸皆属金

[原创] 解读辅行诀:味甘皆属土

[原创] 解读辅行诀:味咸皆属火

[原创] 解读辅行诀:味辛皆属木

[原创] 悟因:解读五行与五味

[原创] 悟因:解读五行生克与五脏

[原创] 悟因:解读君臣佐使

<我培育的新品种紫锥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