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永远的白藤花(李汉平)

发布于 2021-09-06 00:35

           

你是我心中的花 雨中百合

【引言】本期登发的《永远的白藤花》一文,为著名作家李汉平女士旧作。2017年9月18日,哈尔滨市文联、哈尔滨市作协联合隆重召开了抗战老作家支援先生文集《白藤花》研讨会,李汉平为此创作了该文,并于研讨会当天,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伴随下,进行了激情朗诵。会后,作家匆匆去往北京。此文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过。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为怀念抗战作家支援先生,经李汉平女士同意,本平台特登发此文,以飨读者。




                   永远的白藤花
                          文/李汉平
 

        2016年,大雪漫天时。
       我在读支援先生的文集《白藤花》。
      文集是刚刚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的芬芳。可惜,支援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12年的时光。我想,在天堂里的先生遥望着这部厚厚的浸润着他心血的作品,脸上会浮起那个令人熟悉的含蓄、儒雅的微笑。这本文集的出版是哈尔滨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会给先生带去一些温暖、一些欣慰吧。
       初识支援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是一个儒雅的长者,有着深厚的学养,但又不夸夸其谈,不事张扬;他还是哈尔滨文艺杂志社的副总编辑,对于作者投的稿件,他总能给出温和而中肯的批评。一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知道,支援先生不仅是一名资深的编辑,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也曾把他的作品集《晨牧曲》送给过我。除此之外,我对于支援先生的其他作品不甚了了。


       终于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读到了支援先生早年的作品《白藤花》。这篇小说让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那种清丽的笔调,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被压抑的愤怒,如地下的暗火,寻找着可以突破的隘口。整个文章的格调让我想起了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白藤花》是支援先生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代表作,彰显了他的进步思想和闪光才华。我从《白藤花》里认识了另一个支援,不一样的支援。
     《白藤花》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支援先生从一个文学青年,一跃而成为名声赫赫的青年作家。
     《白藤花》的发表,也引起了日本宪兵队的注意。小说被译成日文,并附有译介文章。文中说,《白藤花》表现出作者对于社会的极端不满,诅咒现实,意在推翻伪满洲国。
       这篇名噪一时的小说给支援先生带来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苦难。因为写了这篇小说,支援先生被关进监狱,受尽了严刑拷打,多少次被打得遍体鳞伤。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支援先生成了一名坚强的抗战作家。在国土沦陷的岁月,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在被囚禁的暗牢中,他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想想自己的遭遇,想想那些抗日的文学青年的遭遇,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抗战时期的文字,是用铁与血铸成的呀!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段进步青年作家的经历,这段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抗争的历史,支援先生很少提及。他总是那么平淡,从容。他似乎觉得,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是在当时情况下,每一个正直、正义的中国人都会做的事。
       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曾经是以笔作投枪、作匕首,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过英勇抗争的文学勇士,曾经是名噪一时的青年诗人,写了那么多或仰天长啸,或忧郁感伤的好诗。当我读到这些好诗好文的时候,斯人已去。我在感慨叹息之余,有些自责,当年为什么没听他聊聊他之前的经历和故事呢?
       支援先生颇具君子之风。他不事张扬,很多往事,或辉煌,或壮烈,或激扬,或苦涩,他都深深地埋在心底,只是平静地默默地做着当下的工作。
       当编辑是个苦活儿,人称之“为他人作嫁衣裳”。兢兢业业,点灯熬油为别人编辑稿件;圈圈点点,朱笔红墨投进的都是自己的心血,而自己的很多创作计划却只能一拖再拖,有些甚至成了泡影。就这样,寒来暑往,岁岁年年。可是,支援先生却能多年如一日,在编辑和总编辑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把发现好作品和培养作者的事放在心上。
       那一年,支援先生生病住院了。我去医院看望他。他呼吸有些困难,喘息着,还在问及我新书出版的情况,嘱咐我潜下心来,努力创作,争取多出好作品。我的心里很激动,不由得想起李商隐的那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敬爱的支援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像一只春蚕,尽心尽意地吐着自己的文学之丝;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著名女作家李汉平向支援恩师赠送千里马陶瓷纪念品)


       有这样一个人,当青年的激情和骁勇被岁月沉淀,渐渐地归于淡泊,归于平静。他有时候吸着香烟,眯起眼睛,凝视远方。也许是在回忆从前的峥嵘岁月吧?

       他不争,不抢,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一副大家风范,一副智者和勇者的情怀。
       在支援先生家的墙上挂着徐枫先生送给他的一幅条幅:“半世烟尘三冬雪,一片丹心两袖风”。这是对支援先生一生的精准概括和高度评价。
       他就好像冬日里傲雪怒放的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尽管支援先生是这样地低调和平淡,人民却没有忘记他,党和国家却没有忘记他。
       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经过认真审核认定,支援先生为黑龙江省五位抗战老作家之一,并且授予他一块“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纪念铜牌,以表彰他的历史功绩。
       岁月如梭。一转眼又是二十年过去。当全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时,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联为支援先生出版了《白藤花——支援文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集有一百七十余万字,收集了支援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从他青年时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到后来的中短篇小说,字字珠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从先生心里开出来的花朵。
       有些作品,让人读来很新鲜,从而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支援;有些作品让人读来很亲切,仿佛又见那个温和厚道的长者眯起眼睛对你娓娓道来。


       中年仁厚的支援先生,虽然身为主编,每日里看稿,审稿的工作量很大,可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在编辑之余仍笔耕不缀。经年累月,聚少成多,他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遗产。
       支援先生的作品笔触很细腻,在谋篇布局发掘细节上都有自己的独到功夫。很多作品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让我们记住支援先生吧。他是哈尔滨文学天空里一颗永不消失的星辰。
       此刻,窗外白雪纷纷,好像一片片飘零的花瓣。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花朵是注定不会凋零的,如支援先生的《白藤花》。那是开放在支援先生心里,也开放在我们心里的清雅之花。
       我想起了王冕咏墨梅的诗:“不为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
     《白藤花》不亦如此吗?
       哦,白藤花,永远的白藤花。
                        写于2016年12月大雪纷飞时

【作者简介】李汉平,国家一级作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文联专业作家(现已退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学外语教师,《小说林》编辑等职。出版有长篇小说:《梦泪梦》《母亲江》《记忆门》《爱如死坚强》《富街》《大房子》《青春树》《教堂街》《街坊》《别墅女人》《元宝山》《初恋时不懂爱情》《貌相》《天堂驿站》等。另有《一个真实的于凤至》《一个真实的萧红》等纪实文学出版。并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多篇。有作品获全国奖,有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有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流传海外。
编辑:赵文铭
图片:支援、李汉平照片为支雁提供,其余取自网络资源
主办: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
邮箱:64264359@ qq.com
附:作者作品图片介绍

【结束语】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微信群是以文学艺术交流为主、体美娱乐为辅的文学艺术家园,主张积极传播正面能量,大力抵制消极信息;鼓励交流答疑,反对嘲讽打击;提倡相互学习,摒弃庸俗趣味。其目的是通过加强文友之间的交流,力争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在这里,没有你高我低的窘境,也没有浅薄的傲慢与偏见,有的只是彼此欣赏和渴望进步的意愿。这里欢迎一切有利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水平的分享,虽然人数不多,但分享、点评、创作已蔚然成风。文友们经常自发地掀起讨论的浪花,这里俨然成为都市文艺百草园中空气最为清新的一片净土。同时,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积极组织作家、诗人、文学艺术爱好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采风活动,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也想凭借文艺家之笔,助推冰城文化产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欢迎喜爱纯文学艺术、不慕浮华、远离尘嚣的您加入本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