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一个反转就能等来真相吗
发布于 2021-09-06 08:07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编辑 | 陈卓
如今的热点事件越来越像一部连续剧,起承转合,反转不断。有时一次不够,要多轮反转,看客才能模模糊糊瞧见大结局的轮廓。
前不久,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引爆舆论,女子自述出差醉酒遭侵犯,先是酒店发声明“前台工作人员是在得到该女士确认的情况下,给该男士办理的房卡”;后有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王某文、张某涉嫌强制猥亵罪”。
本以为案情有了些许眉目,8月23日,一个自称王某文妻子的人“为夫喊冤”,说王某文不应被污蔑为猥亵犯,女方也有主动。四天后,被害人代理律师发布声明称:“个别自媒体以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名义在网络上刻意对被害人周女士污名抹黑,故意传播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以期干扰办案机关的侦查,该行为违反了媒体人的基本职业伦理和职业纪律,同时给被害人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
难道真相要在反复反转翻炒过后,才能露出真容?这些年,热点事件的反转如此之多,每年年终都要搞十大清单,入榜越来越难。
广州方圆小学哮喘女孩遭体罚致吐血事件,反转过后才知道,血由化妆品伪造;清华学姐称被学弟性骚扰,原来是书包误碰……网友常常还不太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等到好像快明白了,啪,事情又反转了。
这届网友被教育得已经习惯“蹲一个反转”,好像没有反转,事情就不算结束。连写评论的也不敢轻易下笔,你还没写完,事情就又变了。
为啥反转时常有,近来特别多?因为当下互联网环境已经从“事实胜于雄辩”变成“雄辩胜于事实”。热点一出,往往会成为最能挑动大众情绪的话题,当事人哭天抹泪,有图“有真相”,未知的那部分已经被一些网友的想象补齐了,心中熊熊怒火,不知道这火星子会溅到哪里去。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人是一种轻信的动物,必须得相信点什么;如果这种信仰没有什么好的依据,糟糕的依据也能对付。
情绪成为目前一些媒介分享行为的中心机制,但有时裹挟着网友私人情绪的传播只会让错误变得更离谱。当年重庆大巴坠江事件一出,人们义愤填膺地指责对向行驶的女驾驶员,碎片化信息与刻板成见结合,很容易炮制一出出乌龙。
反转一出,被误会的一方也许再难回到从前,而造成误会的一方又被舆论反噬,被同情者瞬间变成被唾弃者。热点双方的生活都被深刻改变了,只有某些站在远方的网民评头论足,毫发无损,还要感叹一句“我们这些善良者一次又一次被欺骗”。
2016年,《牛津大词典》年度词汇选择了“后真相”。2017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提出“真相衰退”的概念,人们的解读、立场、观点、谣言、偏见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要信息来源,而事实在舆论场中扮演的角色越发边缘。
《事实》一书的作者汉斯·罗斯林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顾问。他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总是出现偏差。原因在于:人们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人们总是刻舟求剑地基于现有经验推论,忽视外部环境变化;人们倾向于对于问题的原因找到一个简单的解释,忽略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自由,而不是别人的扩音器。
未知全貌,不予评论,不是叫人放下监督的权利,而是让每一次发声都更严谨和掷地有声。表态在很多时候确实推进了真相的查清、事实的呈现。只是若反转太多,以后赢得公众注意力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因为每一次惊悚的反转,都是对舆论生态和公信力的破坏,最终也将由我们自己埋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