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和未来,父母真的比孩子更懂吗?

发布于 2021-09-06 07:58

橡果成长纪
三联少年刊官方。每个孩子天生拥有成为独一无二个体的潜能,愿他们都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179篇原创内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在上一篇文章里,笔者谈到了一个大学生,他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计算机技术,但是在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时,听了他父母的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考试分数”,选择了某所大学在全国排名前三的专业,而不是这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这个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虽然没能考上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但能够在一所大学里就读一个全国排名前三的专业,也算对得起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多年努力了。这个学生被父母的“理性分析”所说服,顺从了他们的建议,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这个学生却过得很不开心。

《致青春》剧照

他在进入大学之后曾有改变专业的想法,而父亲一句“如果你转到计算机系后悔了,又无法调回原来的专业怎么办?”再次打消了他的念头。
这个学生继续在原来的专业就读,但经常向父亲诉说对专业的不满。
父亲回应道:不要过早下结论,坚持下去,你就会喜欢任何一种专业。
这位父亲是一位中学化学老师,思考和分析问题看上去是很缜密的。这位大学生刚刚成年,以其阅历和思维能力,很难发现其中的破绽。在笔者面对这类知识分子父母的孩子的时候,经常同情于他们的不幸——如果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有限、思维松散、想法天真,他们走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之路,反而不会这么坎坷。

《亲爱的麻洋街》剧照

的确,这位从大学的化学系毕业的父亲不会在孩子高考填志愿的事情上去请一个大仙,或者在几张小纸条上写几个专业,然后念念有词地抛出去,让神秘的力量在空中替孩子拣选未来。这位父亲不屑于这种怪力乱神,自得于他拥有“科学思维”“是个理性的人。”比之于其他的家长,他的做法也似乎胜人一筹。其他的父母,有的凭着对专业的一知半解,建议孩子或由着孩子自己选了一个“看上去不错”的专业。有的则是把判断的依据建立在道听途说上:“隔壁的孩子在大学学英语的,听说毕业以后去了报社。”“老李家的孩子学机械专业的,毕业后去了格力空调,工资不老少呢。”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了选择。
想不到的是,这些“稀里糊涂”做选择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却通常过得开心和丰富,即便专业可能远非当初所想,他们也能乐天知命,或者设法做出改变。而拥有了类似于这位化学老师的“科学思维”“理性选择”的学生,却继续患得患失,同风车作战。
如果我们贴近这位父亲的想法,我们就会发现,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徒有“科学思维”的外表而已。让孩子选择“全国前三的专业”,为何就对得起中学阶段的数年努力?如果选择专业是一项商品交易,我养了多年的一头牛,卖到了价格最高的市场之一,当然我这桩生意的利益就最大化了。而一个年轻人从事什么专业才是合适的,显然跟这个人的兴趣、专长以及社会需求有关。这个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也擅长它,社会需求更是不必多说,至于“浪费了高考分数”,那也只好让它“浪费”。这恰如我们在公路上开车,绝不会为了省油就把车开到别的城市去。

其实,在高考结束之后和大学入学之前,一个学生可能很难搞清楚他会不会喜欢自己填报的未来的专业,更不用说几年后大学毕业时社会需求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判断只能是基于有限的知识对未来进行很模糊的预期,因此对自己在彼时彼刻的决定委实不必看得那么重大,在这种事情上“走一步看一步”“摸石头过河”反倒是是真正科学的态度。在求学期间贴近真相的体验,比填报志愿时绞尽脑汁的思虑要有用得多。
这个父亲所用的思考方式的可疑之处在于:一、他想要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试图做出不可更改、不会出错的决定;二、他采用的思维方式虽然是逻辑的,但是他的逻辑推演跟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贴切的关系。
对于第一点,笔者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做了探讨,此处笔者想更多地谈谈第二种情况。
当逻辑推演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没有贴切的关系时,它和原始人以跳大神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例如,古人碰到赤旱千里的困境时,以肉食果蔬祭天的做法,便是以为上天与凡间的达官贵族是一样的,可以用讨好贿赂的方式改变其意志,换得风调雨顺。直到现代科学发现云雨之事乃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才知道牺牲祭拜与解决旱情毫无关系。
那么逻辑推演呢?现代科学当然是尊重逻辑的,但科学与逻辑的较为紧密的关系,又让受教育之人迷上了另一种“牺牲祭拜”:以为认认真真地使用了逻辑,便能让生活一帆风顺。殊不知仅仅依靠逻辑,并不就是科学思维。

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就曾经运用了缜密的逻辑和数学方法,证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诗人西川曾经讽喻说,托勒密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了荒谬的结论。托勒密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首先确定了结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后一切推演和证据都是围绕着它来建构。而真正的科学思维却要避免这种心态,所有的假设在证据拿出来之前都是平等的。地球可以被假设为宇宙的中心,太阳也可以,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可以。我们头脑中产生的想法,不论有多美妙或者有多丑陋,都不足以提高或者削弱它的真实性。一个想法在逻辑上的自洽与它是否贴近真实情况,两者还差着非常遥远的距离。
回到这位父亲的思维方式上来,高考的分数该如何使用才是合理的,他的孩子该学什么专业,将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更有前途,都没有什么确定无疑的答案。即便他有一台超级计算机,也无法预测未来。虽然他是孩子的父亲,他也无法很好地站在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且这位父亲自从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的教师职位上干了二三十年,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也算不上有多广大。而他在孩子高考之后和上大学期间替孩子做的这些“逻辑分析”,也足可以用“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了荒谬的结论”来形容。其实在骨子里,这个父亲认为他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核心的真相,就仿佛托勒密认定只有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更为不幸的是,他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了孩子,给孩子带来了思维上的困境。这种奇妙的思维对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也是智力上的挑战。这种挑战的难度不亚于碰到“你说黑屋子里没有鬼,可是小时候我爸说有啊”这种鬼怪式信念。
笔者在咨询工作中碰到过一些在孩子幼小之年,向他们灌输怪力乱神之念的父母。比如把头疼脑热归结为恶魔附体而找来大仙降妖伏魔。结果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内心里漫天神佛,生活里稍有风吹草动就战战兢兢,心理上自然也痛苦。不过如今这种教育方式以及从这种环境里出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如今用看似“科学“的思维去控制生活,常常通过精确的算计,得出荒谬结论的这类父母却越来越多。70后父母的孩子都逐渐成年,80后父母的孩子朝着青春期迈进,这两代孩子的父母,拜教育的普及所赐,受教育程度比之于前人不可谓不高,他们也自以为有智慧会思考,然而就思维的科学性而言,恐怕还是大大高估了自己
用逻辑思维跳大神,本质上也是一种巫术,对于知识型父母,这一点恐怕要经常自我提醒。
END
微信编辑:想想
作者简介
訾非,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8000小时以上,心理咨询师督导工作3000小时以上,心理学课程教学工作4000小时以上,网络视频课程约七门。

訾非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长期从事研究与临床工作,建构了针对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咨询模式,出版著作《完美主义研究》(2010)、《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2012/2017)、《审美心理学》(2021)等。

上一篇文章链接:青春期的亲子困局如何破?
好书推荐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如何挖掘家庭矛盾的深层动因?

打破家庭关系的死循环?

一键下单《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