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陶渊明归隐之我见”作文片断四则1

发布于 2021-09-07 10:25

美文撷英-精读|深思|妙笔 | 原创

【文题呈现】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

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请以"陶渊明归隐之我见"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断。

 

【学生佳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所有人都心向往之,可大多数人都只能被困尘网,或为几两碎银或为名为利,可陶渊明却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写下《归去来兮辞》便潇洒归隐。他本人心系苍生,却被黑暗腐朽的社会逼得五仕五隐,他的心境也改变了。有人说他已全然超脱世俗,不问俗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可依我看,他是戴月荷锄归的隐士,却不是超脱世俗的圣人,他写《桃花源记》构造一个人人安闲愉悦的世界,不正是对东晋社会的讽刺吗?他归隐是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抨击。(高一10班时嘉译)

 

 我觉得陶渊明的隐居是明智之举。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年幼的他抱有着大济天下的情怀入仕为官,但由于制度的腐朽,他一直没机会当上大官,一直以小官身份为百姓造福,但官小场黑,加上自己的性格,他与官场格格不入,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抱负,隐居田园,所以我认为诗人的归隐是被动中的主动,是对“本我”“真我”的追求,也是放纵心灵与山水的安慰。诗人隐居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并不是懦弱的表现。(高一10班 胡化州)

 

 在当时那个朝代,官场的黑暗与腐朽肉眼可见,陶渊明误入凡尘世俗之中,心中却憧憬着安逸悠闲的田园生活。他鄙弃世俗的丑恶归隐田园,因为他不愿继续混迹在勾心斗角的环境中。他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归隐田园正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秉持着对精神独立自由的高度追求,一心脱离“苦海”。他的诗句中常描绘田园生活的美丽景象,寄托他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追求,他的这种超凡脱俗的气节在当时是难得可贵的。(高一10班吕士杰)

 

曾听过这样一首诗"一饮千年长安月,洗我百年糊涂身。洞庭碧波八百里,故人邀我辞红尘"。我觉得这首诗,可能就是陶渊明辞官后的真实写照。

曾经的他,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他一身傲骨,心怀壮志,有想兼济天下苍生的情怀。可是渐渐的,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他厌恶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毅然辞官。离开了那个令他厌恶的官场,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归隐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我想他是快乐的。他不用再去想那些无聊的公文,也不用再去应付那些所谓的同僚。每天种种菜,栽栽花,品品茶,好不快活......

在我眼中,陶渊明本就该是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鹄。归隐田园,才是他最好的结局。(高一10班杨唐云)

—— The  End  ——

如果觉得不错,请转发朋友圈!

 欢迎大家不吝赐稿,45109989@qq.com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法律法规,一切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联系QQ:45109989

读后有感触吗?

请在文末“留言”评论

推荐阅读
  • 【作文素材】“曹公,我想对你说”作文片断四则3

  • 【作文素材】“曹公,我想对你说”作文片断四则2

  • 【作文素材】《遇见撒哈拉---三毛传》作文素材片断四则

  • 【作文素材】“曹公,我想对你说”作文片断四则

  • 【高中佳作】在下猫也 ——读《我是猫》有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