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陈老师学写作|2021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这么写就对了!
发布于 2021-09-07 10:44
2021年高考作文全国甲卷
陈老师审题提示:
1、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而非单纯的命题作文,材料不是可有可无之物 ,不可抛开材料直接以命题为全部要求,提笔就写。
2、以主题为文章标题是无效文题,标题应标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3、全文以7-9段为宜,层次丰富体现思维深度。
网络范文欣赏
生逢盛世,我们大有可为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
千年文化积淀,百年浴血征程。内忧外患之时,有一群青年振臂高呼,唤醒国人;白色恐怖弥漫,他们壮士出征,翻山越岭……从一苇红船起程,一路坎坷,一路高歌,哪怕血染疆场九万里,赤红了河岸,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而今,“嫦娥”飞天,“天眼”望远,“九章”面世……是他们,一腔赤诚不惧山高水长,是他们,一身热血换来盛世安康。历史的尘嚣渐渐远去,少年的青春熠熠发光。前有榜样,吾辈当自强。生而逢时,何不斗风浪?
先辈的热血创造时代的“可为”,青年的奋斗延续时代的生命。
今日之中国,今日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远非昔日可比。为什么?关键在于青年。君可见林则徐虎门销烟,睁眼看世界;君可见陈独秀解放思想,唤醒新青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篇,闯过铁马冰河,烽火狼烟,步步崛起,到如今的齐心协力,脱贫攻坚。跨越百年,是青年人,始终与时代并肩。过去,他们改变了落后的旧中国,为当下的一批有梦想、敢担当的新青年创造了一展宏图的机遇。如今,江潮翻涌,我们的祖国仍然处于风口浪尖:病毒肆虐引起人类灾难,暗流涌动翻覆国际波澜,反动分子气焰嚣张,社会秩序尤待改善.....少年强则国强,若无繁盛之国,何来太平之家?而青年,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更当以先辈精神为指引,秉承先辈遗志,用青春接棒,以热爱与奋斗续写荣光。
青年“有为”,得益于文化的滋养,亦离不开远大的志向和深厚的情怀。
手捧《红岩》,品味阵阵书香,铁骨铮铮报国无悔的英雄故事在耳畔回荡。吟诵诗词,高唱国歌,愈挫愈勇,力挽狂澜,歌声自肺腑鸣响。正是这一份文化的滋养,让一代代的青年儿女不断增强力量。当下,正值我国建设的黄金时期。青年要做大事,不仅得立下鸿鹄之志,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还需要有精益求精,探索钻研的毅力;不仅要有家国为先,为公忘私的忠诚,还需要有舍身报国,不计得失的淡泊。然而,不少高层次人才学成就出国就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致使我国人才流失状况愈演愈烈。曾经那一人可当万军的钱学森,辗转周折,历经磨难也要回归报效祖国的事迹已经掩埋于尘土。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情怀的缺失。新时代的青年,不能只是在成就上“年轻有为”,更应该在精神上追求有为,怀强国之梦,继往开来之心,开拓进取之意。方是真正有了“鸿鹄之志”。少年强则国强,唯有青年有作为,国家才有希望。
青年“有为”,还需要挣脱各种诱惑的束缚,跳出精致利己的舒适圈。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兴文化多姿多彩,不断进入青少年的精神视野。长征精神,创新精神等如醴泉滋养着少年,荡涤心灵。而丧文化,“躺平”等放纵无度,自暴自弃的说法则如病毒侵袭,不断抽芽,疯狂生长,歪曲着青少年的观念,撕扯青少年的梦想。要知道,所谓的“佛系”“超脱”从不是颓靡不振、虚掷年华时自我安慰的借口,沉湎于丧文化只会空耗青春。还有部分青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游戏,精神空虚;大肆追捧娱乐明星,乐此不疲;事不关己则隔岸观火,本该担当却退避三舍。更甚者,贬低祖国,崇洋媚外,爱国之情弃如敝履,不免叫人心寒。这些青年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为何却黯淡无光?因为他们的身心遭受腐蚀,让消极文化蚕食了梦想,让虚拟世界占领了生活的全部。因此,只有振奋精神,远离低俗文化。警醒沉沦之人,补足精神之“钙”,方逐强国之梦。相信我国青年定能驱散迷惘,迎风启航。
盛世安宁,青年人虽不必上马定乾坤,却可提笔安天下。在这伟大的时代,敢做敢想,奏响红船之歌,锐意进取,永怀探索精神。继往开来,才是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生而逢时,大有可为,更当存“有为”,去“无为”,拼搏不息。俯瞰,山河正锦绣。昂首,少年正青春。
时代大有可为,青年要有作为
“江山如此多娇”这是伟人的可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伟人的有为;荷花淀的芦苇似雪,这是人民的可为,荷花淀的舍家为国,这是人民的有为;滋养了百年党史的中国,这是我们青年的可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我们青年的有为。
中国是我们的舞台,时代为青年伴奏。斗转星移,日月新天。两个甲子轮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没有白白流血,几代人民没有白白奋斗,现在,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从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上空仅有17架战机呼啸,到如今成群的战鹰翱翔于祖国的万里长空;从改革开放时一条像样的高速公路也没有,到今天世界已惊叹高铁纵横的“中国速度”;从一穷二白,简单的生活家电都要依靠进口,到“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便利全球。今日之中国已经以自信自强的傲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可为之机。
时代赋予使命,青年要有担当。抚今追昔,是为了更好的开拓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在望,但前方依然有许多艰难险阻,依然有许多风险挑战。无论是科技,比如芯片被卡脖子,还是民生,比如粮种不少未攥在手中。中国在一步步前行,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复兴,中国的前浪澎湃,中国的后浪更要汹涌,青年人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接续奋斗,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发起最为关键的冲锋。
可惜的是,现在有些青年认为连猪都能飞起的风口已经过去,生活已经没有了可为之处,张口佛系,闭口躺平,希望找工作没压力,买房子房价低,就连追个女朋友也是一追就成。浑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为的勇气。这样的青年,正在享受着时代的红利,享受着有人替他负重前行的岁月静好,却不能在可为的时代去做有为之事,又怎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中实现青春的价值,绽放青春的风采?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把握“可为”,自会砥砺前行,坚持“有为”,方能实现梦想。时代已经给人生出好了问卷,青年要以“可为”之笔把完美答案书写在祖国的土地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