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多、身体壮,碳水就能随便吃吗?
发布于 2021-09-07 12:40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天继续连载著名民间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刘佳新,曾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两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当时,老河马的病情十分危重,胰岛素打100单位无效,连北京协和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生酮低碳水饮食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肥50斤,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国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是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逆转自己的病情后,他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肥胖、糖尿病、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老河马现任北京惠兰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问答录
(声明:提问者不是小帅)
2021.7.4
问:河马哥早上好,感觉每天和您聊天,越来越过瘾了,您的看法经常会把人惊的目瞪口呆,但仔细琢磨,又不能不说没有道理。比方您的要把代谢病的治疗范围扩大到人群的80%。。今天再问您几个问题如何?
答:你今天又是有备而来的?放马过来吧,谁怕谁?
问:胖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损害问题,我理解了,这些人确实该降胰岛素。。但是,有一些人不胖,但比较壮,非常的能吃,我就见过一顿吃7个馒头,拉过来测餐后血糖才6点几的人,这些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胰岛功能强大,是糖尿病的免疫人群?
答:谁说的?血糖不高,完全不值得羡慕,这类胰岛功能超级强大的人,有可能死的更快。
运动员和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就是这种类型,不好意思的说,40年前上大学时候的我,也是这种类型。做一下OGTT看数据就知道了,空腹C肽很正常,看餐后C肽就不一样了。。
别人能分泌5~10倍胰岛素,他能分泌20倍胰岛素出来,当然把血糖压的好好的,没有问题。
但他的胰岛素分泌已经升高,虽然还没影响到基础胰岛素,但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高也是风险。
这现象可以用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的寿命都很低来解释,运动员一但退役,减少训练量,大多就会马上变成胖子,成为糖尿病的预备军。
内在的驱动力,就是他们较高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此时如果不减少食量,他不胖谁胖?
所以,我这里可以这样说,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一生胰岛素分泌是定量谁先用完谁先死的问题了。。
是过高的胰岛素会提前毒死你。引起动脉硬化,引起肾衰眼瞎锯腿。
问:河马哥描绘的画面太可怕,这世界上真的没有好人健康人了吗?
答:有啊,不过大多数婴儿儿童和青年,不过一但把他们过度喂养成胖墩,去测吧,就变成高胰岛素血症了。用我昨天的定义,就是胰岛素抵抗病。
有两部分人值得研究一下,就是心内科排队等着支架或搭桥的人,和肾内科定期来透析的人,排除掉他们其中的糖尿病患者,看看其余的人,研究下他们的C肽是不是高于2ng/ml,这样就能验证高胰岛素血症损害理论,前者是对大血管的损害。后者是对微血管的损害。
这样的研究证据力很高吧,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吗?
问:谢谢河马哥的想象力,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还是与您要扩大化代谢病或胰岛素抵抗病的诊疗范围有关。定义有了,诊断的方法也有了,如何治疗高胰岛素血症病呢?全员低碳饮食吗?
答:我可不敢说全员低碳饮食,那我就是全世界各国政府的敌人,也是全世界农民。的敌人。。解决高胰岛素血症的方法很多呀,各种极端的饮食模式几乎都有效,低碳生酮也好,低脂纯素也罢(碳化症了解一下,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节食辟谷(不推荐,因为引起的问题比较多)也行,还有你们医院已经在开展的以切胃为代表的代谢手术,都是解决办法。
总之,你让患者营养不良,出现减肥,那你就做对了。
问:河马哥今天的言论同样骇人听闻。让我扶扶墙,好站稳一点。。886!
小帅说
肌肉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足够的体育锻炼、力量训练是非常推荐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肌肉多的人,就一定适合玩命吃碳水。
河马叔年轻时是运动健将,甚至曾多次横渡长江。但是,到了年老以后,也不幸罹患严重的糖尿病、心梗等多种慢性疾病。
运动非常好,但不能抵消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害处。
另外,我对河马叔「减肥必须营养不良」的观点也不认同,以后再聊。
肥胖代码 减肥的秘密
作者:[加]冯子新(Jason,Fung)
深度营养 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凯瑟琳沙纳汉 著 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凯瑟琳·沙纳汉,[美]卢克·沙纳汉
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工作手册
作者:周华1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