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埋线也能吗?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发布于 2021-09-07 16:52

对于针灸医生来说,头针是经常用到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在中风偏瘫、老年痴呆和运动神经疾病方面更不可少,那么头部可以埋线吗?怎样埋线?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微创埋线规范化操作指南》给出了答案。这里节选部分内容让大家先“读”为快。

_

_

【层次解剖】

颅部包括额顶枕区和颞区。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5层。整个帽状腱膜坚韧而致密与浅层的皮肤、浅筋膜紧密相连,临床上统称为头皮。

致密的头皮导致埋线进针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刚性更强、更细的针具以及偏硬的线体。

颅部皮肤厚而致密,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通过。帽状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额肌的枕腹,两侧逐渐变薄, 续于颞筋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为一层薄而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到底该埋到什么层次?在头部,但此处皮肤移动性较大,在入针的时候有些地方还需要适当地固定,我们采用尽力提捏的方式,到达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

_

_

【埋线材料】

建议PGA、PGLA、PPDO,线体宜偏细,3-0或更细线体,长度1-2cm。

_

_

【埋线方式】

大部分头部穴位埋线时, 稍稍用力用拇指和食指提捏头部皮肤,方向沿经络循行方向,以平刺为主, 进针深度0.3-0.5寸,将针身快速刺入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线体宜偏硬。

_

_

【注意事项】

1) 头颅部皮肤厚而致密,血管丰富, 容易出血, 因此层疏松易形成大的血肿,故出针应后立即按压针孔。另外因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较易感染,好发疖肿和皮脂腺囊肿,在施行埋线治疗时应注意消毒。

2) 浅筋膜层感染时,炎症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剧烈疼痛。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紧密固定, 血管不易回缩闭合,故埋线时出血较多,常需压迫较久时间止血。

3)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多伴行呈辐状走行,由四周基底部向颅顶走行。埋线时,若针尖刺及帽状腱膜,针感阻力加大, 若继续强行进入,患者感觉疼痛加剧。

4)部分穴位,如风池,翳风等,采用直刺,但一定要注意深度。

_

_

亚平连锁

我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