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两篇作品荣获全国大奖,一起来欣赏吧!

发布于 2021-09-07 18:21

近日,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公布了“儿童主任的一天”征文大赛获奖名单,我省共五篇作品获奖,其中新区投稿的作品:一篇荣获特等奖,一篇荣获二等奖。
和小编一起欣赏获奖作品
特等奖获得者是兰州市创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郑利红,她用第三方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区秦川镇五墩村儿童主任张琴关爱服务儿童忙碌、充实的一天。

情系儿童,让爱不缺席
——兰州新区五墩村儿童主任张琴的一天
兰州创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郑利红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用心呵护,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需要爱和陪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希望,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初心,挑起儿童保护工作的重担
张琴,出生于1989年,2017年担任兰州新区中川镇五墩村妇联主席,2019年兼职五墩村儿童主任,虽然工作年限较短,但张琴工作细心负责,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对工作充满热情,为基层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问及为什么担任儿童主任一职时,张琴回答到“因为我自己家孩子也是8岁,我深刻的体会到儿童对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的作用,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维系亲情关系的关键纽带,少年强则国家强,我很热爱我的工作,在这个职位上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儿童提供帮助,维护他们的权益,让孩子们能健康无忧的成长。”
责任,为困境儿童家庭提供保障
五墩村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村落,有1565户人家,张琴服务的留守儿童有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人,残障儿童3人,因为是本村人,她对这几类儿童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不仅定期去家里访视,平时不管什么时候,在田间地头,她都会随时询问孩子的情况,五墩村各社比较分散,周六上午八点半张琴便骑着电动车带着兰州新区“两类儿童”信息核查随访表进行家庭探访,了解儿童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家庭的生活困难。
小兆(化名),男,3岁,父亲脑瘤做了手术,母亲是聋哑人,祖母肢体残疾一级,孩子主要由祖父照顾。来到小兆家中,看到张琴,便热情的邀请她到家中,“孩子最近咋样?最近家里都好着吗”,“去年孩子父亲做脑瘤手术,躺床上,我感觉天都塌了,孩子妈妈聋哑人,我和娃娃奶奶年纪大了,家里都没有经济来源了……谢谢政府帮助我们一家,给家里申请了低保,娃娃也申请了补贴”。儿童主任告诉社工刚开始去小兆家,家里情况很糟糕,爷爷情绪也不稳定,去了解情况,爷爷会跟她说很多家里的事情,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回应,去年也参加过新区民政和创晖社工开展的儿童主任培训课程,掌握了一些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倾听的技巧,就是让小兆爷爷把自己心里的压力和情绪抒发出来,并且与小兆爷爷感同身受,就是专业服务所说的同感,为小兆爷爷做一些情绪疏导,给予他心理支持,对于小兆家,张琴说道:“了解完小兆家情况后,我心里也很沉重,想着怎么来帮助这个家庭,我就详细了解和询问了救助政策,协助小兆一家申请了低保,并为小兆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补贴。因为爷爷带孩子,我也会给他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后来每一次去他家走访,情况都有所好转,我也觉得心里很高兴。”
爱心,照亮儿童成长之路
中午11点来到小琛家里,小琛正在和母亲一起做饭,小琛父亲去世,母亲关节疼痛,家里有4个孩子,爷爷奶奶都已经70多岁,患有慢性病。“我去他家里感触很深,这么多孩子,家庭情况又是这样的,真的让人有一种生活很无望的感觉,我就特别这个家庭,然后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个孩子和家庭”。张琴帮助小琛一家申请了低保,还为小琛母亲申请了单亲母亲慰问金500元。张琴发现小琛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家庭经济困难,还面临着课业辅导和人际交往、社区融入的问题。“我正在发愁时,正好去年6月份兰州创晖社工承接的兰州新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项目开始了,刚开始做家庭探访的时候,经过和工作人员沟通,我对社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7月份创晖社工在我们村驻点工作时,每次活动我都参与,对社工和咱们新区的儿童关爱和保护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社工团队为五墩村的儿童设计了课业辅导、赋权式儿童五防安全教育课程,针对学习上的焦虑、冲动情绪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设计了抗逆力小组,提升儿童抗逆力。张琴便邀请小琛参与了社工服务活动,小琛作业得到了辅导,与其他伙伴一起参与了安全课程、抗逆力小组活动等,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小琛很喜欢参加看社工组织的活动,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张琴说道。
专业,让服务儿童更有力量
下午两点,张琴又对几户留守儿童家做了家庭探访,四点她便回村委整理和总结一天的工作内容。儿童主任一天的工作琐碎又温情,他们是儿童最直接、最贴心、最可以依靠的力量。
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家庭经济困难、课业辅导、社交需求等。张琴认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对儿童及家庭来说是必要的,但对儿童身心发展和关爱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儿童工作不仅需要做细做实,将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要倡导更多的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政府做了大量的兜底保障工作,需要专业力量和社会其他社会力量合力来关爱和保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让他们茁壮成长。问及她今后的打算,张琴表示,经过新区民政部门举办的三期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培训,她对社工很感兴趣,并且社会工作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做好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年她会了解社工考试相关信息,并认真学习社工知识,做好备考工作,争取通过考试,以更加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服务儿童。

二等奖获得者是新区中川园区保税区社区儿童主任肖娅丽,她描述了自己作为儿童主任开展家庭探访、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日常,有工作技巧也有真情关爱。

儿童主任的一天
兰州新区中川园区保税区社区居民委员会
肖娅丽

少年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为做好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兰州新区每个社区都设立了一名儿童主任,负责组织开展儿童家庭随访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儿童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情况,建立儿童档案,并定期更新档案信息。
在保税区社区,就有这样一位儿童主任:她每天都会叩开一扇扇门,找到那些因家庭贫困、自身残疾、或者监护缺失不当而陷入困境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帮助,她的名字叫肖娅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儿童主任,听一听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吧。
走访入户关爱社区未成年人
早上10点,肖主任开始在综保名苑小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32号楼张先生的孙女先天听力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差,一家三代6口人住在一起,全家只有张先生的儿媳妇在某私营企业打工补贴家用。肖主任得知情况后,为他们讲解国家社会救助等相关帮扶政策,告诉他们申请政策的途径,主动帮助他们申请帮扶政策。随后,她又来到34号楼陈女士家,陈女士的丈夫因车祸不幸去世,家里只剩下陈女士和女儿两人相依为命,陈女士平时因为痛风严重,行动不便,无法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母女二人
全靠低保维持生活,肖主任这次为她们送去了口罩、一次性水杯、玩具等慰问品,并从陈女士处了解孩子近况。在入户走访过程中,肖主任详细记录每户儿童生活现状,深入了解困境儿童家庭生活困难及思想动向,针对性的提出帮扶意见,并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
做好少年儿童宣传工作
入户走访一圈后已经到了上午11点,肖主任回到社区又制作了一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网络视频,在小区居民微信群发送,号召微信群的家长们观看并广泛宣传转发,普及儿童保护常识。
她说:“幼小的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时常有被拐卖、被伤害的事例发生,给诸多的家庭带来一生的伤痛,所以儿童保护的宣传工作也非常重要。”
开展少年儿童教育活动
制作完视频,已到了中午12点,肖主任匆匆吃完午饭到小区内开展儿童教育工作。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午吃完饭,她要带几个孩子去小区的退役军人、老党员家,让孩子们听一听老一辈革命军人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党的亲切感,对祖国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照亮青春之路。
白先生(化名)1960年入伍,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兵技术学院。他告诉大家,他当时任技术兵种,相较另两位老兵,自己算是最轻松的,但每天的训练强度也不是平常人能受得了的。夏天,忍受着四十几度的高温,全副武装,练习瞄准、射靶……
白先生在部队时多次获得嘉奖。“铁道兵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险的兵种之一。虽然一直和铁路打交道,却连火车的尾巴都没摸到一次……”他很感慨,“开隧道、铺铁轨,通铁路,每一条铁轨之下,都流过多少战友的鲜血……”
在白先生(化名)爷爷家,他叮嘱孩子们:“爷爷像你们这么大时,吃不饱,穿不暖,一穷二白,现在与过去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做好工作记录和档案整理
开展完活动,回到办公室,已至下午4点,肖主任把今天随访中收集到的信息都做了详细记录,整理成档案存档。
做完工作记录和档案整理,又拿起《儿童主任工作指南》学习了一遍,这已经成为她每天的工作习惯。对她来说薄薄的一本《儿童主任工作指南》,不仅明确了儿童主任的职责范围,更是工作规划和方向。想到辖区各个家庭的儿童情况,结合儿童主任的工作职责,她作为一名儿童主任的责任感和荣耀感油然而生,她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继续把儿童主任这份职责承担下去,让更多的儿童和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来源丨兰州新区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