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争抢,不分享? 是自私吗?| DrMommy
发布于 2021-09-08 07:12
这是我的第 172 篇原创文章
孩子总是争抢,不分享,应该是很多二胎家庭的烦恼。
最近,有个三岁女孩上了热搜。因为她为了「独占」蛋糕,居然让妈妈特意订制狮子王木法沙坠亡样式,希望其他人看了伤心下不了口。
那你是如何看待孩子的这一行为呢?
我看知乎上回答,有个高赞是要让孩子知道“她不分享,她自己也别想要”。
你同意吗?
要是你,你会怎么办?
01
要我说,
这小姑娘颇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豪气~
这事儿,真不是孩子自私。
孩子的物权需要被肯定,
这有助于孩子发展完整的自我。
3岁小孩越霸道,越自信。
孩子需要学习的,是:
“如何大家都开心,满足彼此的愿望。” —— 双赢
而不是,
”你若不分享,你也别想吃“ —— 双亡
02
孩子的自我理解
3岁,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想到要分享,就觉得恐慌。
为什么?
因为,幼儿的自我概念就是靠具体的拥有物建立起来的 [1]。
【自我概念】
我,是谁 ?
我们观察刚出生的婴儿会发现,他们好像就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我主宰的。
头两个月的宝宝,饿了就闭着眼哭,我一哭就能吃了,我一哭就可以被饱了。
到大概100天的样子,小婴儿清醒一点了。开始会对着你笑,看着你哭,因为开始意识到,原来不是我一哭吃的自然来;而是,我一哭,这等于传递了一个信号给妈妈,妈妈会决定来喂我。
原来,这个世界不是我主宰的,动作也是由别人的想法来决定的。
这样的过程就是主我的初始形成过程。
目前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同意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一个世纪之前提出的观点,那就是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2]。
【主我】I-self
在0-2岁期间,婴儿逐渐形成主我,也就是意识到自我是与周围世界相分离。
主我的形成代表着,我渐渐知道,不管过多久,我自己总是自己,我有着外人不能完全理解的内在。
主我就好像自己的私密日记: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我自己的感觉,我有我的秘密,有自己的生活,我的主我虽不能控制别人,但是能影响别人,更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主我是作为认识者和行动者的自我感,是积极的观察者。
所以,主我的能量是由内而外的。
【客我】 me-self
到2岁左右,主我渐渐稳定了,客我开始变得清晰。
客我是什么?客我就像我们给别人在做自己介绍,通过一些特质来标记自己,让别人记住自己。
举个例子,你要是让3岁小孩说说自己,简单来个自我介绍。
ta一般会这么说:
我叫 小明。
我有一套超级飞侠的玩具。
我会用积木拼一个宝塔。
我喜欢看动画片。
我是男孩,短头发。
名字、 拥有物、日常行为、外貌,这些是具体的。这些特征构成了孩子的【客我】。
所以,这样的有关个人性别、年龄、身体特征、信仰,这样的使自己变得唯一的这些心理特性和社会特性,帮助孩子形成了是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
客我,是作为知识和评价客体的自我感,它源自于观察过程。
因此,客我,是从外到内的。
主我和客我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
主我和客我的共同发展,让一个孩子长大、成熟。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自我概念越强,他们对物品的占有欲也就越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3岁孩子【独占】,也是个好事儿。
这也是3岁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必经之路。
03
【怎么办?】
那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维护孩子的物权。
对,没错,那是你的玩具。
知识点朋友们。如果东西是孩子的,那这句话一定要说,多说几遍,每次都说。真实地、诚恳地,告诉孩子,“对,是你的,我明白。”
我的经验是一般这句话说出来孩子就冷静了,事儿就好解决了,聪明的智商就占领高地了!
2. 鼓励孩子学会合作。
你能不能让别人玩一会儿呢?
注意,这一步一定是建立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物权是属于孩子的,
那说到底还是孩子说的算的。说不分享,那就不分享了。
就好比身体是孩子的,孩子说不能抱不让亲,那真的是哪怕亲妈都不行。
3. 向孩子解释物权
跟孩子解释,有些东西呀,是独属于你的,没有你的同意,别人没有权利去碰。
比如:
你的玩具、你的书,包括你的身体。
还有些东西,是约定俗成的,是大家的。
就比如这个:生日蛋糕。这事儿你不跟孩子说,孩子真还不知道这些 ”社会习俗“。
生日蛋糕,细想想,这并不独属于寿星的。
生日蛋糕,约定俗成物权就是大家的。大家一起吃,一起庆祝生日,一起开心的。
所以,生日蛋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不过,生日礼物是你的,你有物权。
如果是小杯子蛋糕,那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有物权。
争抢,是多子女家庭中特别常见的场景。
我以前也会用 “要么一起玩,要么谁都别玩” 这样来解决我家俩娃的矛盾。
就像上面说的,“你有我也有,我没有你也别想有“,
从表面看来很公平,但却过于简单粗暴了。
因为,
没有考虑到孩子物权意识的发展,
没有考虑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
当然,也无助于教会孩子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
还有,如何在双赢的前提下合作。
毕竟,合作是件很高级的社交技能。
要做到所有人都开心,又要满足社会规则。
咱们成年人很多时候也理不清呢,也就不苛求娃娃了。
参考文献
1. Fasig, L. G. (2000). Toddlers’ understanding of ownership: Implications for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9(3), 370-382.
2. James, W. (1890).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
视频号、知乎 |同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