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提案

发布于 2021-09-08 07:18


全国政协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提案

提案者: 王先进

本文为近期在全国政协网站公布的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选登的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57号提案内容。由蓝海长青智库精选编摘,以飨读者。

一、情况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应用持续深化,从局部突破走向垂直深耕,人工智能与工业的融合成效初显。但与美德日等先进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人工智能与工业领域细分子行业融合度差异较大,急需搭建通用型人工智能操作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实现场景化算法的快速构建,才能快速响应企业差异化需求,降低开发成本和部署成本。

二、问题


(一)人工智能关键基础共性技术亟待突破。我国大部分人工智能企业依托谷歌、脸书等国际巨头开发框架开发中下游应用,对外部基础技术依赖度高。芯片领域正涌现出一批ASIC芯片新锐企业,有突破但在GPU、FPGA等主流芯片领域难以与国外巨头抗衡,受制于人。

(二)成功应用案例示范效应不明显。我国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缺少可借鉴的发展路径,诸多工业细分领域没有适合切入的应用场景。现有成功案例多集中在超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缺乏示范推广效应。

(三)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一是我国工业企业行业利润率水平低,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成本预算少。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6.49%,工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比仅为0.25%。二是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投入风险过大,缺乏风险分担机制。智能化改造项目平均需要约3.5年时间,投资超过9000万元,加大了工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缺乏协同。一是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不足。国内大部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仅涉及系统体系中的某几层,缺少能够打通整个架构体系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顺畅。系统解决方案需要多主体相互适配、协同创新,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缺乏信赖和协作、信息不透明。

三、建议


(一)支持自主框架,夯实核心技术能力。一是基础技术研发方面,支持重点企业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开发框架以及芯片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减少对国外开源框架和GPU芯片的依赖。二是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和芯片,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性。三是加快推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方向。

(二)推进融合应用,提升实体经济效率。一是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重点针对智能产品与装备、智能工厂与生产线、智能管理与服务、智能供应链与物流、智能监控与决策等领域梳理需求,定项支持加速解决方案落地,遴选典型案例示范推广。二是深化“揭榜挂帅”机制,以融合应用为牵引开展深度融合科研攻关,打造深度融合标志性产品、平台和解决方案。

(三)鼓励产业协同,打造产业生态体系。一是支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开展行业交流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二是支持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发展相关联盟、工作委员会,加强人工智能与工业各子行业跨行业交流合作。三是鼓励产业园区搭建跨行业交流平台,加强工业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交流合作。

(四)破除行业壁垒,打造融合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数据治理规则,推动行业间数据流通,建立可执行度高的数据监管条例,为人工智能应用研发和应用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源和环境支持。二是构建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5G通信网、工业互联网、超算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降低行业融合成本。三是推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优先针对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发展和应用需求,推动相关接口标准化。

来源: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
国防科技工业
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筹)主要从事国防科技战略、产业政策制度、协同创新机制以及情报和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职责是团结和组织行业专家,加强战略层次的研究和咨询服务能力,拓宽新形势下服务保障的领域。
48篇原创内容
军工准入资质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筹),主要从事国防科技战略、产业政策制度、协同创新机制以及情报和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职责是团结和组织行业专家,加强战略层次的研究和咨询服务能力,拓宽新形势下服务保障的领域。
1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