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上的“齿印”,代表着什么?——“三印诊法”完结版
发布于 2021-09-08 09:06
齿印(舌齿印和腮齿印)望诊及意义
齿印望诊比较简单,包括望舌齿印和腮齿印。
舌齿印即舌边缘牙齿的压痕,是体内寒凝湿聚、水湿痰饮的标志。重者舌体胖大可塞满口腔,活动不灵,甚则影响言语和呼吸。
齿印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压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脾阳虚、气虚导致寒凝湿聚、水湿痰饮,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诸湿痰饮皆生于脾”。
而痰和湿对于机体疾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百病皆生于痰”的说法。
腮齿印是口腔内两侧腮部黏膜受齿缘压迫的印痕(甚至颊黏膜被牙齿反复咬破成为突起),多由胃腑寒痰湿停,上阻于口所致。
印浅者,寒湿痰郁轻,印深者,寒湿痰郁重。寒郁越久,齿印越深,颜色越重(呈紫黑色),甚至咬成血泡。
三印之中,以腮齿印的变化最明显,中阳虚寒得辛热可很快消失,饮食不慎、寒凉过度又可出现;甲印的变化最不明显,治疗有效,体质变强,但甲印未见变化的情况很多。
临床上望三印需同时进行,这样更有利于辨证。为叙述简便,把舌齿印和腮齿印分别简称为舌印和腮印。
三印(甲印、舌齿印、腮齿印)结合
对寒热证候的辨认
一、寒型
随程度不同,有大寒、寒、偏寒的分别,甲印与舌、腮印的情况为:
大寒甲印,舌、腮印出现且明显(标记为++)。
寒甲印,一般有舌、腮印(标记为+)。亦有舌、腮印在治疗过程中消失,而甲印尚未消失的情况,说明治疗已经产生效果。
偏寒甲印,舌、腮印或有(标记+),或不明显(标记±),分别说明寒湿的程度。
二、热型
随程度不同,有大热、热、偏热的分别,甲印和舌、腮印的情况为:
大热甲印,舌,腮印无(标记为-)
热甲印,舌、腮印无(-)
偏热甲印,舌、腮印或无(-),或模糊(±)。
三、寒热交错型
初期,大热甲印变化不明显,舌、腮上开始显印。对于大热甲印患者,只要看到有舌、腮印的出现,即可断为热证向寒的方向开始转化。
中期,大热甲印边缘已模糊似成虚线,舌、腮印比较明显(+)。
后期,原大热甲印的边缘已模糊不清,舌、腮印深(++)。
舌、腮印的主病意义是阳虚寒湿内停,其敏感度远大于甲印,尤其腮印更突出。
如无腮印的热性体质者,吃凉东西一多马上可出现;如果再吃些热药,马上又消失。
因此说一个真正的大热症,必须具备甲印、舌腮印、脉象表现三者的一致,即甲印大或特大,舌、腮印均无,脉洪大或数疾。
热性体质或热性病患者吃寒凉饮食、服寒凉药物,容易出现舌、腮印。
吃些姜或其他温胃药,如果出现的腮印立刻消失,可知是偶遇寒凉;若腮印依然存在,且日益加深,则应结合脉症综合分析,即使是甲印尚未溶合,也要考虑到有可能向寒的方面发展。
此种人往往有肠胃之寒,癌症患者应以清热滋阴增液兼温其肠胃,麦冬、石斛、花粉、元参之中加姜桂附等。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肿瘤与肺癌证治》,谢继增编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9.7。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精彩中医视频推荐
《黄帝内经》全集(共75集)
精彩中医视频推荐
《黄帝内经》全集(共75集)
《伤寒论》全集(共70集)
《温病学》全集(共72集)
《金匮要略》全集(共77集)
《神农本草经》全册图文解析
《中医针灸学》全集(共11集)
《中医经络腧穴学》全集(共116集)
《中医基础理论》全集(共111集)
《中医诊断学》全集(共75集)
《神农本草经》全集(共39集)
《中药学》全集(共79集)
《方剂学》全集(共82集)
《中医内科学》全集(共52集)
《中医外科学》全集(共68集)
《中医妇科学》全集(共64集)
《中医儿科学》全集(共99集)
《中医小儿推拿手法》全集(共44集)
中医博士罗大中:百家讲坛大国医系列(共21集)
中医博士罗大中: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共21集)
【中医纪录片】孟河医派(共5集)
【百家讲坛】郝万山说健康(第一部)(共11集)
【百家讲坛】郝万山说健康(第二部)(共12集)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共16集)
罗大伦讲述张锡纯医案(共5集)
倪海厦《八纲辨证》全集(整合版)
人体14经络穴位图解(完整版)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