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肛肠|应对便秘这些您做对了吗?
发布于 2021-09-12 07:58
1、你以为的“便秘”未必是真的便秘。
(一周小于三次解便才算便秘)
我们习惯每天排便,事实上日排便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食物入口后约10小时后营养物质被吸收,食物残渣到达结肠变成粪便并存储在结肠。粪便就是人体的垃圾,如果不及排出,在肠道内细菌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很多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素。
不过,现在能够日排便的人并不是很多,很多人可能几天才排一次,或虽然日排,但每次排得少,排不尽,这种情况我们叫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还不能直接和便秘划等号,作为一种疾病,便秘的诊断需要满足这样一些条件。
排便频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长期超过2天才一次排便。
排便顺畅,4次大便中有1次排出不完全,不完全指排不出,排得少,需要多次才能或不能排干净。
以上两种情况偶尔出现,不能叫便秘,如果在一年内持续或累计超过三个月,就可确诊便秘。持续或累计时间越久,说明便秘越严重。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以为便秘就是大便干燥,其实很多便秘大便并不干燥,尤其是老年人,大便不干,但排出非常困难,这也是便秘。
很多人认为便秘就是排便困难,吃吃药就好了,这是错误的。便秘可能原发疾病,就是找不到明显病因,也可能是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
腹胀大,排便间隔时间长,可能是巨结肠,小儿多发,肠道造影可以确诊。严重的巨结肠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的结肠,可以治愈。
不排便,或排便细,或腹胀,呕吐,当心肠梗阻或肠道狭窄,腹部X光或肠道造影可以确诊。
排便困难,排便细,便血,血色暗红或有粘液,可能是肠道肿瘤或肠道溃疡,结肠镜可以确诊。
严重排便困难,服药量需要不断加大,可能有结肠黑变病,肠镜可以确诊。主要是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神经损伤。
粪便堵塞肛门排出困难,可能是出口梗阻性便秘,出口梗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痔、肛裂、肠黏膜松弛、盆底失端弛缓等,肛门局部检查可以确诊。
香蕉含丰富的果胶,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被胃肠吸收,在大肠中吸收水分,软化大便,预防便秘。
考虑到运输和保质期,市场上大部分的香蕉都是在成熟前采摘的,也就是说,从超市买回家的香蕉基本上都是生香蕉,这个时候我们马上食用,可能不仅没有通便作用,还可能会加重便秘。
吃生香蕉会感到明显的口涩,这种涩味其实是生香蕉中鞣酸的味道。鞣酸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不仅会使粪便干结,还会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和肠道的蠕动,所以会涩便。
所以买回来的香蕉一定要适当放置,香蕉皮中出现散在的麻点,吃到口中甜而不涩,这样才会有通便作用。
熟香蕉不仅肉有通便作用,皮也能通便,可以用香蕉皮熬水喝来预防便秘。
肛门有两个功能,通便和控便。我们一般认为,控便依靠的是肛门括约肌,其实还有一个比括约肌控便作用更强的结构,肛直角。
人体的直肠从正面看上去是直的,但从侧面看,是斜向前下方,因为它是紧贴骶骨下行,下端与肛管连接,肛管上约4cm,肛管是向后下方,这样肛管和直肠的连接处就形成了一个夹角,就是肛直角。排便时肛直角变大,利于粪便通行,不排便时肛直角变小,利于肛管控便。如果在排便时肛直角也不能变大,便秘就产生了。也就是说,排便时肛直角接近180度最利于通便。
坐着时,肛直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直角可达到100~110度。所以蹲便更容易排出,但现在家庭基本没有使用蹲坑,主要是马桶,这个时候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可以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大肛直角,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此外,肛直角是盆底肌肉作用的结果,如果排便时盆底肌不能松弛,肛直角就不会变大,排便就会困难,所以排便时盆底放松有助于粪便顺利排出。
很多人以为便秘不是病,不接受规范和系统治疗,喜欢用开塞露或购买保健品来应对。开塞露使用日久会丧失自主排便能力,保健品种类多,成分不明,可能效果不好,也可能有不良反应,所以不建议自行购买服用。
轻度的便秘可以饮食调整。如果每天能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和3000ml以上的水,就会刺激肠蠕动。建议多食全谷类、菌菇类、海藻类食物。
饮食调整效果不好的便秘就应该长期规范服用通便药物。有一类通便药物应该规避,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芦荟、酚酞等。这些药可用于短时间通便,长期服用,会损伤肠道神经,造成便秘加重。渗透剂、润滑剂可以作为长期治疗服用。比如乳果糖、聚乙二醇、增液汤等。
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促进肠蠕动。所以日常可以服用含益生菌丰富的酸奶和益生菌药物,如培菲康、双歧杆菌、乳酸菌、枯草杆菌等。
经常运动是保持肠道活力的良方,跑步和各种球类运动可以锻炼肠壁肌肉,使其更发达更有力。相反,如果经常卧床,肠道也会罢工,连排便反射都难以发动。
顺时针摩腹有助于粪便下行。排便前,站立或坐姿,用手紧贴腹部,沿肚脐周围顺时针方向按揉和推揉,每次15-30遍。
推揉后点按穴位效果更佳,这些穴位包括天枢、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需要指出的是提肛锻炼对排便没有直接作用,对于一些出口梗阻的便秘会起反作用。生物反馈对部分便秘有一定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来源:菊课堂在线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