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和教师高效沟通:看老师和家长怎么说
发布于 2021-09-12 13:25
作为家长,和老师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困扰?有一些家长是这样说的:
作为家长,我知道要和老师保持定期联系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每次要和老师沟通那些方面,每次都问一样的问题,老师会不会也很烦呢?
在和老师沟通时,要问哪些问题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比较全面的情况?
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家长们要意识到老师的时间不是属于某个家长和学生,而是属于所有学生和家长的。
类似各种提问还有很多。从这些问题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这方面存在的普遍困扰。那么,是不是作为老师,就一定轻松了呢?小编和不少一线教师的有过交流,结果发现作为老师其实也有和家长沟通的苦恼:
每次接到家长的电话,我都先紧张一下,真不知道会面临什么。
有些家长我知道他想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也想和他们交流,想把孩子教好,但是有时候很多问题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些家长想法存在误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责任在无限扩大。可很多教育孩子的工作确实需要家校配合,但是给家长说就是没用。
沟通是一座桥,连接着想要通行的两方。只从一方努力,是很难架起这座桥的。为此,本期的《非常家长会》活动邀请了家长和教师来一起共创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精彩的提问和回答,很多家说收获良多。小编把活动结束的群内的精华摘录拿了过来,来一起看一下吧:
教育始终是一份值得尊敬(对普通人而言)和敬畏(对教师而言)的工作,但换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他们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他才是一名教师、一位家长。
无论怎样,把孩子教好都是彼此统一的诉求,因此,尊重、理解、信任才是彼此间最好的礼物。
基于这些,小编邀请我们专业的家庭教育老师,从家长的角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技巧:
开学或者换一个新老师的时候适当告诉老师孩子的基本情况:这时候,老师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孩子或者说是第一次接触孩子,他需要了解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这时候家长要试着去把孩子的情况和老师讲清楚。如果老师很忙,你找不到直接对话的时间,也可以选择以书信或是邮件的方式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告诉老师。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当面沟通还是信件沟通,都要避免长篇大论,毫无重点。因为你只需要告诉老师几点就可以了,比如孩子的主要特点,有什么兴趣爱好,平时表现突出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等。千万别拉着老师像唠家常一样,把老师当作发泄机器。
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可以适当聊深一点:家长们应该都知道这个时段是沟通的好时机,一般学校的家长会也会安排在这个时间前后。那么家长就可以在孩子成绩出来后,顺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约老师深入沟通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孩子的学习结果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我们要和老师沟通的是未来,而不是基于现在的定责。这时候去批评孩子、老师或者我们自己家人,除了发泄一下情绪,没有实际意义。所以,重点是试着去和老师一起去评估,孩子的学习上的不足是什么、优势是什么、未来该注意什么等等。
这时候和老师沟通,家长可能会急于找老师问清楚怎么回事,但是短时间老师可能没有机会了解到孩子身上具体发生了什么,沟通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家长自己先梳理一个基本的逻辑,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下事实和细节,然后再去和老师沟通,可能事半功倍。
沟通过程要注重细节避免笼统: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重点,只有说到具体的事件,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复你。所以,问题越聚焦越好,描述的细节越多越好。
比如你上来就问:老师,我家孩子最近表现得怎么样?这时候老师很难回答你,说好还是不好呢?如果你换一种方式问:老师,这两天我观察到孩子晚上写数学作业很应付,拖拖拉拉的。平常8点就能写完的作业,硬是能拖到10 点。我想问一下他最近在数学课堂表现怎么样?
有了细节,老师可以去快速的去寻找原因,他可能告诉你最近数学老师请假了,由别的老师代课,孩子可能不太适应。接下来问题就好解决了。
以上内容看完如果你还是有困惑,那么你只需要记住三个关键词:真诚、理解、信任。以此为基础,找一位你的家人扮演老师,你把想和他聊的内容和家人简单聊一下。家人试着以老师的角色感受一下回答这些问题的难度和感受,就能知道我们是否聊到重点上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来《非常家长会》,与众多家长、老师来一起交流。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