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将会怎样?
发布于 2021-09-12 15:24
过去五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展现出了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而接下来的十年,在更加开放、规范、数字化的趋势下,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将会如何发展呢?
近期,知名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中国金融业CEO季刊》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认为,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客户行为模式的改变、监管“无形之手”的趋严,全球财富管理市场近些年逐步呈现出过去二百年间前所未有的变革之势,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正在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将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 整体环境持续向好
过去五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实现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达205万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预计未来仍将维持10%的增速,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332万亿。
对标发达经济体,增长空间巨大。而另一方面,对标世界发达经济体,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明显偏低。据央行统计,2019年中国居民的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的59%,而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左右;与美国的24%、71%相比,资产配置仍存在优化空间,这预示着未来财富管理市场拥有巨大发展前景。
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加速规范化进程。从监管角度看,国家在鼓励“财富的积累与社会发展同步、财富的构成与国家发展阶段相符”的同时,推出多项新规引导行业走向成熟与规范。
从行业角度看,资管新规逐步规范产品端投资运作、推进标品投资与统一监管,机构展业逐渐规范化、投资者保护与适当性管理不断加强。
综合来看,国内财富管理机构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和监管环境均在快速演变,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即将翻开全新篇章,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国内财富管理行业 未来10年五大趋势
趋势一:富裕和高净值及以上客户财富增长加速,客层内需求分化加剧、客群细分经营刻不容缓。
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未来5年,富裕和高净值及以上客户资产增速将更快,预计将以1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此外,由于年龄、财富来源、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不同,客层内部需求进一步分化。
中国的高净值及以上客层中逐渐进一步细分,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更细价值主张鲜明的子客群。
趋势二:商业模式由“财富产品销售”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投顾模式”转型,由“自有产品销售”向“开放产品平台”转型。
过去5年,中国个人财富的资产配置逐步多元化。一方面,存款、信托和银行理财占比下滑,基金、股票和保险占比持续提升。然而,对比美国市场(储蓄/非现金类的金融资产占比约85%)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配置结构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持有的投资品类较发达市场普遍更少,未来人均持有的金融产品个数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两大趋势都预示着资产配置多元化步伐即将加速,随资产配置多元化应运而生的是对资产配置专业性要求的提升。
从“财富产品销售”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投顾模式”转型。基于国际领先实践,专业投顾应遵循“理解、出具方案、投资决策和执行、回顾”四步走的模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全权委托业务潜力较大。对标美国市场,2019年全权委托业务在私人银行客户账户余额中占比高达33%;而在中国,全权委托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买方投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全权委托式投顾在未来5~10年将迎来快速发展。
从“自有产品销售”向“开放产品平台”转型:目前,常见的封闭式平台和缺乏遴选的超市型平台,将逐步向兼备拳头产品推陈出新、以客户为中心引入产品的全谱系产品平台转型。
趋势三:线上线下无缝客户体验日益重要,构建全渠道覆盖模式将成为获客留客的关键抓手。
数字化时代,优质的客户体验意味着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缝衔接。这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一体化、无缝化客户体验: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如线下团队,App,PC端,远程,客服中心)接受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客户均期待获得从流程、界面到内容高度一体化的卓越体验。
客群导向的专属价值主张:一代企业家、二代接班人、企业高管、体育娱乐明星等各类细分客群,均期待横跨不同渠道的个性化专属价值主张,尤其是精准营销和差异化客户服务。
“随时、随地”享受高端服务:客户期待财富管理机构服务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实现“随时(7*24小时)、随地(任何地点)”与财富机构进行高质量互动。
面对面的“人性化”交流:在逐步接受数字化服务方式的同时,高端客户仍然注重面对面沟通,即便是远程“面对面”交流方式。因此“人机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而非“纯机器人服务”。
趋势四:贯穿财富管理价值链的端到端数字化应用炙手可热,未来将向专业化和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浪潮下,消费者对数字化渠道的接受度日益提升、诉求不断升级。相比过去,新生代消费者更看重方便、快捷、多渠道的数字化体验。
以银行业为例,亚洲居民每月线上交易的次数是其在线下支行的3~4倍,且65%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者可能会把四成的存款转入纯数字化银行;而疫情期间,客户更多选择非接触方式办理业务,进一步加快整体数字化转型进程。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在“线上化”方面已走在全球前沿甚至引领全球,但基于金融科技应用的“专业化”和“智能化”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例如,通过大数据进行客户经营和精准营销,提升产品研究和投顾咨询专业化,升级风险管理系统等。
此外,中国数字化渠道还存在两个较大的提升点:首先,目前数字化渠道仍以服务大众和富裕客户为主,针对高净值、超高净值客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未跟上;其次,针对细分客群(如企业家客群)的定制程度仍存在较大挖掘空间。
趋势五:全球化时代,跨境财富管理业务和离岸资产配置需求将提速。
中国居民全球化投资意愿一直较高,但过往受制于有限的渠道,离岸投资相比发达市场仍存在差距,且以高净值以上人群为主。
过去5年,中国离岸投资占个人金融资产(PFA)的比例长期保持在5.7%~6.1%,与美国的7.9%~8.8%仍然存在差距。其中,中国香港地区仍是中国大陆、日本和其他北亚地区高净值人士首选的主要离岸中心。
随着国家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加速,新渠道不断涌现、跨境投资愈加顺畅,跨境业务将在政策东风的鼓励下更加多元化。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理财通试点则是继港股通、沪伦通之后,资本项下互联互通的重要尝试,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未来有望通过“北向通”或“南向通”的形式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理财产品,未来还存在纳入保险产品的可能。
拥抱未来新机遇
“布局全球”的发展战略,多元化产业布局的发展方针,不断加强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意识,提升财富管理数字化运营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球化、一站式、便捷化、定制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方面,可为客户提供功能强大的在线理财服务。未来,结合前沿金融科技技术,如大数据、语音识别、云计算等,集团还将加大布局力度,不断更新迭代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线上财富服务。
创新无止境,实干赢未来。坚持“真诚、热情、务实、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优、最前沿的财富管理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