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认知与数据存在怎样的偏差?

发布于 2021-09-14 09:03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夜叉白雪
从目前触宝的市值以及股价来看,是否被低估了?如何正确的认识触宝,当下的触宝与人们认知中的触宝有何不同?
营收8332万美元,本季扭亏为盈
从营收来看,触宝的收入主要由移动广告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构成。移动广告收入是触宝最大收入来源。
财报显示,触宝2021年二季度净收入为8322万美元。其中移动广告收入8208万美元,贡献了98.6%的营收。
(数据来源:触宝财报)
移动广告收入主要来源于触宝内容系列产品。
目前触宝产品组合主要集中在三类:网络文学、基于场景的内容应用程序和手机游戏。从财务数据表现看,游戏和网文已成为触宝的支柱业务,变现渠道相对变得多元化。
受益于IAA模式的优化,二季度游戏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5%,为触宝贡献55%的营收。
具体来看,海外方面继Catwalk Beauty霸榜海外五十余个国家之后,触宝一季度投资的专注于海外游戏的工作室Smillage,持续生产单个游戏月收入百万美金级别的爆款。
在国内,投资的啡咖工作室和多乐工作室目前与多家第三方CP进行合作,建立综合性赋能平台,通过不断升级的新增长模式及自有广告流量平台的联动为开发者赋能增长变现。目前接入的CP覆盖模拟经营、跑酷、消除、塔防、放置、益智几大品类。
触宝董事长张瞰表示:“2021年下半年,在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的结合下,我们预计将推出包括国内市场超过15款及海外市场超过20款的强大游戏产品线。”
网文方面,触宝在2019年推出免费阅读平台疯读,并把疯读作为核心,从游戏、场景化等多个产品模块,构建泛娱乐内容生态系统,以求实现商业多元化。财报显示,本季网络文学类产品收入贡献37%的营收。
触宝董事长张瞰表示:“利用丰富和优质的内容积累,疯读小说进一步拓展独家内容发行和IP业务,疯读小说IP业务收入环比增长194%。”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财报显示,触宝2021年二季度,触宝经调整净利润为110万美元,上季度经调整净亏损 1109万美元,本季度扭亏。
触宝实现盈利与运营能力提升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运营效率改善与否可以在营销开支上直接体现。
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触宝的市场和营销费用为5979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06亿美元,减少43.6%,较上一季度的7074万美元,减少15.5%。
营销费用率从上年同期的83.9%,下降12.1个百分点至本季度的71.8%,同时较上一季度86.7%,下降14.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触宝营销策略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数据来源:触宝财报)
触宝首席财务官Robert Cui在财报中表示:“由于专注于升级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一直在优化营销和变现战略之间的平衡,从而在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了集团级盈利。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产品组合规模,改善我们的用户体验和用户粘性,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我们有信心实现强劲和稳定的长期增长。”
本季度,在市场和营销费用环比减少的情况下,触宝的DAU和MAU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财报显示,2021年6月触宝内容系列产品的日均活跃用户(以下简称"DAU")为2350万,较上一季度的2030万,净增320万;2021年6月内容系列产品的月活用户(以下简称"MAU")为7000万,较上一季度的5860万,净增1140万。
那么,平台用户的参与度又如何呢?
异观财经通过套用公式:户参与度=DAU/MAU做了一个简单计算。触宝本季度34%用户参与度,高于上年同期的29%。
(异观财经根据财报披露数据测算得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触宝用户参与度保持稳定,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用户参与度明显高于去年四个季度。
认知偏差:工具产品or生态公司?
众所周知,触宝凭借触宝输入法和触宝电话起家,触宝旗下产品大多数为工具型产品,因此在外界的认知中,更容易把触宝视为工具型公司。
从上文的分析看出,触宝已实现从工具向内容平台战略转型,那么对于触宝的认知也该有所改变,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为工具型公司,而是将其视为AI、数据驱动的内容生态型公司,因此投资逻辑也有所不同。
首先,触宝企业里的“科技基因”。
触宝管理团队均具备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以张瞰为例,他是微软首批中国本土的研发经理,多项专利的发明人。触宝官网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和申请200+。
再看触宝在研发上的投入情况。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触宝的研发投入为971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10万美元,增长20%,较上一季度的904万美元,增长7%。研发费用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上年同期的6.4%上升至本季度的11.7%,触宝在研发上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投入。
(数据来源:触宝财报)
其次,“算法+内容”双驱动,疯读内容生态商业价值逐步释放。
有报告指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由2016年的3.33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4.6亿人,而新增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大多来自于免费阅读。同时,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268.1亿元,同比增长24.5%,较2016年增长180%。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多年后,商业模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围绕网络文学版权开发的影视剧、动漫、游戏以及各类周边衍生品层出不穷,网文IP产业链化已成为内容平台增长的新势能。
阅文集团2021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24.5%至18亿元。本季度,触宝网络文学类产品收入贡献度达到37%。其中疯读小说进一步拓展独家内容发行和IP业务,疯读小说IP业务收入环比增长194%。
网文是IP版权产业链的上游,优质内容是IP产业链商业化落地的基石。
触宝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找出平台优质作品,在与传统网文渠道达成合作的同时,还与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战略合作,对优质原创内容进行立体化发行推广。
此外,对于优质作品,疯读还进行IP多元化运营。比如,在有声作品的孵化中,疯读小说与行业头部机构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达成合作,确保有声场景作为IP场景的扩大化作用充分发挥,为更多IP授权形式的成交引流;
在影视孵化方面,首部改编自原创爆款网文的短剧《惹不起的苏晚晚》,在抖音、快手和B战等短视频平台上播放,取得不错的成绩。头部作品《世子妃她三千岁》在二季度备案拍摄,另有多部IP授权影视拍摄。
IP孵化的价值链对优质作品而言极具吸引力,疯读小说与产业链下游的头部平台的关系打通则让IP孵化的全流程更加顺畅,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及作品入驻与疯读品牌效应的良性循环。
根据财报后投资者会议披露,疯读文学本季度签约作者与签约作品环比分别增长 17%和20%。二季度疯读原创占全平台内容比例环比上升10%。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优质内容可以吸引新用户和留存老用户。
相比之下,趣头条旗下也拥有免费阅读平台米读,根据趣头条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趣头条每个DAU平均每日花费时间为47.3分钟,与上一季度的47.1分钟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55.2分钟,明显减少。
(数据来源:触宝、趣头条财报)
游戏和网文是触宝的两大支柱业务。触宝的内容生态还可以与游戏业务更好的协同。
以触宝的新中重度游戏:Love Fantasy为例,这是一款“美少女+三消+视觉小说”的游戏,在剧情方面首次加入了互动小说的玩法推动剧情发展。
同时,游戏除了激励视频以外也引入了内购变现的模式,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并且性价比较高也符合休闲游戏轻度付费的理念,体现了更多元化的变现方式,也将进一步提升触宝的变现能力。
未来,倘若疯读能够通过IP孵化形式之间的协同效应,构建出全链路的IP管理优势,那么将有助于提升文学IP的长尾效应,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壁垒。
最后,长期价值投资不容忽视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有市场前景的赛道,从来不缺少玩家。
网文赛道,疯读一方面要面对米读、飞读、番茄小说、七猫小说、书旗免费小说等免费阅读平台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来自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竞争。
疯读竞争对手背后几乎都有互联网巨头的加持,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们也入局该赛道,从资本或是流量方面对网文平台给予支持,给疯读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此外,疯读还可能面临来自监管层面的风险。国家在网络文学内容方面的监管也在加强,网络文学一直以来难以摆脱色情低俗内容的出现,网文平台在作品审核上如果“漏”查一些传播导向错误的作品,都可能面临监管层面的惩罚。因此,这对平台内容审核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监管政策落地,将为企业未来走向给出明确的指引,政策落地前影响逐步被市场理解和消化,中概股价值也将随之回归合理水平。
- 精彩阅读 -
▽▽▽
趣店|乐信|360金融|捷信|微贷网|品钛|平安普惠
美团|百度|搜狗|爱奇艺|腾讯音乐|猎豹移动|蔚来汽车|趣头条
瑞幸咖啡|新氧|猫眼娱乐|新东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