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09-14 09:32

一家设备制造公司,属于政府废气排放监管对象。公司接到增加废气治理设施的政府文件,随即安排采购部找厂家,谈判议价,确定供货合同。施工后在验收环节,荒唐的一幕出现了:经确认得知,公司的废气排放之所以被要求加装治理设施,是因为前期在上报废气排放数据时由于疏忽,将排放数据多写一个零,“被”成为废气排放监管对象。
公司花费巨款,最后结果是设备不需要加装,排放数据要等政府重新认定。这不仅是花钱找罪受,而且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这些“无用功”在我们每人的工作中占比不小。每年全世界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消失,抛开其他原因,工作中大量无用功的出现一定是重要原因。工作没绩效,做事无产出,长此以往,不倒闭才怪。
公司出现大量无效或低效工作,核心原因不是员工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说没员工什么事),最主要是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在决策上要有效,这话听起来像是废话。我讲一个事情,你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十多年前我在平顶山,曾策划开业一家超市。开业后发现总有顾客投诉。经过了解,发现是有一位收银员说话太冲,总和顾客吵架。我就和她聊天,发现这姑娘爱较真,不管什么事,不分个是非对错决不罢休。
后来我去办公室想弄清她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招聘专员给我回复,面试时对这个姑娘印象很深。因为这姑娘说过一件事情,她和自己老公达成过共识:除了特殊情况,无论外出、出差,当天晚上无论多晚都要回家。
有次她老公去郑州出差,本应当天回家,但由于陪同出差的领导喝醉了,就打电话给她说第二天一早回来。其实陪同老公出差的同事她认识,公司还有办公电话都可以确认(此事)。但这姑娘却不依不饶,从平顶山打车,去郑州把他老公当晚接回了家。性格之彪悍,可见一斑。
听完这“传奇经历”,我就给招聘专员说,性格的亲和、情绪的调整能力是收银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这姑娘明显不合适,当时为何做了这个(工作)安排。招聘主管说这姑娘颜值不错,在收银台能撑起公司“门面”,我笑笑没再吭声。但时间不长,架不住顾客的投诉不断,加上没有合适的调岗机会,最后这姑娘还是离开了公司。
这事我记忆犹新。看来事前多权衡,决策尽量做正确,比事后出问题再去补救,成本要低太多,效率也更高。

学过管理学的朋友都知道,决策的第一步是发现并界定问题,这不仅是决策的第一步,也极可能是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
比如产线工人难招,这是制造业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人难招,我们一般的做法是给人力部门施加压力,加大招聘力度。但很少去做认真分析,人为什么难招,离职的员工,他们不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行业的普遍现象,还是自己公司独有的情况,能否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才是界定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有对问题有效界定,找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决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注定会陷于救火而不能自顾。
无用功的背后,原因很多,但决策的失误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因,那么多公司醉心于让员工上课培训,强化执行力,提升技能,希望有效达成公司目标,但若决策不对,那岂不是南辕北辙的悲剧!
往美了想往好了做
一位企业培训师的自媒体,一位人力资源探究者的人生感悟。内容涵盖企业管理、激发人性,时事评论。每周二发布一篇原创文章。与各位伙伴一起终身成长,感谢你的!
168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