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齐聚 蓉城论道——2021年第九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成都站)圆满落幕

发布于 2021-09-14 17:30


为促进成都市内分泌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内分泌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我市内分泌专业的学科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加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由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班廷糖尿病医生集团、北京瑞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承办的第九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成都站)于2021年9月12日圆满落幕。

与往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不同的是,出于疫情防控因素的考虑,此次论坛采取了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来自北京、南京、兰州、台湾、成都等全国各地及澳大利亚的糖尿病知名专家华山论剑,就内分泌领域最新进展、糖尿病的临床医疗和共同照护等相关话题,紧密围绕发展、创新的精神,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为推动我国糖尿病诊疗和共同照护的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福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广大业界同仁呈现了一场糖尿病科学诊疗和健康管理的学术盛宴。

2021.9.12

巅峰论道 学术报告引爆论坛

9月12日上午8点,第九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成都站)正式开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田浩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发病率已经高达11%。他表示,对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以外,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健康管理。田浩明教授指出,此次论坛邀请到了很多国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内容非常丰富,将对在全社会建立起适合糖尿病患者更多个性化需求的全时、全域、全面的一体化共同照护起到推进作用。

田浩明教授

田浩明教授致辞完成之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院长陆菊明教授作为此次论坛的首位讲者,率先作了题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探讨胰岛素治疗更新》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陆菊明教授对2020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陆教授表示,HbA1c被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推荐个体化HbA1c和TIR控制目标,并强调将“调整高血糖治疗路径、新增可选择的胰岛素制剂种类、指导胰岛素精细化使用及增加基础胰岛素高剂量起始及最大剂量推荐”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相关内容融会贯通。

随后,田浩明教授带来了题为《DSPN诊疗现状及相关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的学术报告。田浩明教授表示,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患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特点,且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因素相关。他表示,在临床中要重视DSPN的诊断和筛查,在治疗上要尽早启动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DSPN)的防控,针对作用机制的综合选择临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药物(较长时间)维持治疗。

随后,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陈平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陈平教授紧密围绕老年糖尿病的现状和危害、老年糖尿病的综合评估、老年糖尿病的控制目标、糖尿病药物及治疗路径、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管理这5个方面,对我国首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进行了专业解读。陈教授表示,加强对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管理,主动筛查、早期发现及管理并发症,可以延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进展,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陈平教授

悉尼大学营养学临床导师、悉尼科技大学糖尿病教育临床总导师及糖尿病教育课程主任林珊珊女士在此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管理综述》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林珊珊女士首先对澳大利亚儿童糖尿病发病率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围绕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摄入等方面,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出了目标。林珊珊女士指出,对患有糖尿病的儿童患者来说,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正常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随后发表学术报告的是来自台湾地区的欧阳钟美博士。作为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科学与政策学博士、台大医院新竹台大分院营养室主任,欧阳钟美博士带来的报告题目是《糖胖症之饮食治疗》。在此篇报告中,欧阳博士肯定了体重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意义,还紧密围绕不同的饮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血糖控制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欧阳博士表示,改变饮食行为、减少热量摄取、选择巨量营养素组成的改变、选择少食多餐、控制饮食时间和三餐比重,以及提高低GI饮食都能对我们控制体重起到积极帮助。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成都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魏东教授为此次论坛带来的学术报告题目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处置原则》。魏东教授表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1/3合并患有心血管病,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报告中,魏东教授就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管理进行了详尽介绍并指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属于极高危患者,相较于普通糖尿病患者,需要更积极的干预,以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同时,魏东教授还就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在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用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原内分泌科主任、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院长刘彦君教授以《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治》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中,刘彦君教授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目前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监测诊断和临床治疗进行了详细而精彩的阐述。刘彦君教授在报告中,建议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为主导,并具体分析了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一线用药,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刘彦君教授

海南省人民医院分院博鳌研究型医院院长助理、主任护师楼青青教授此次带来的是题为《肝脏疾病与糖代谢异常》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楼教授指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调节糖、脂代谢稳态中起关键作用。不良生活习惯、肝炎病毒感染等均损害肝脏引起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糖代谢紊乱。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其病理机制涉及糖原合成、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损伤。

随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钟晓卫主任通过此次论坛发表了题为《透视权威指南:探讨高骨折风险骨质疏松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钟晓卫主任表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为降低骨折风险;既往骨折史和骨密度减低是导致高骨折风险的主要因素。只要确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就是高或极高骨折风险人群。同时,钟晓卫主任还就高骨折风险患者指南推荐方案和不同抗骨松方案临床获益及风险进行了专业解读。

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护士长兼内分泌护士长、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袁丽教授为此次论坛带来的是《血糖监测与管理》。袁丽教授在报告中围绕血糖监测管理新指标、权威指南更新血糖控制目标、TIR(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与糖尿病并发症、TIR引领血糖的精细化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阐述。袁教授表示,在既往糖尿病管理中,SMBG和HbA1c存在一定的局限性,TIR作为葡萄糖控制新指标,与HbA1c存在相关性,改善TIR可以更好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化血糖管理。

袁丽教授

今天学术报告的大轴来自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科主任,成都市内分泌质控中心业务主任张勤教授带来的《低钠血症的规范诊断及治疗》。在报告中,张勤教授从多个角度对低钠血症进行了分类,并围绕两个具体病例,就低钠血症的病因、诊断、病情评估、临床治疗等做了分析说明,将自己对低钠血症的诊断治疗思路做了详尽介绍,对一些低钠血症诊断上的疑点难点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为广大同行提供了低钠血症新的诊疗思路。

张勤教授

2021.9.12

数据详实 共同照护成绩斐然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中心汤虹主任在2021年第九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成都站)发布了题为《瑞恩共同照护管理成效》的学术报告。

汤虹主任

汤虹主任在报告中表示,截止2021年8月31日,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共拥有5953笔个案管理记录,管理下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血压、血脂三个指标的达标率分别为48.9%、33.1%、44.6%,其中三项达标率为8.9%,4项数据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保护糖尿病患者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给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2021.9.12

演讲比赛 案例故事多维再现

自2014年从台湾地区引进糖尿病共同照护以来,北京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历经多年的学术探索和临床实践,将共同照护理念与本地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系统化、个体化、连续性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案评估、用药、饮食、运动、护理指导一站式服务,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追踪回访,管理病情,让糖友获得了更加优质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技能,为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与传统的糖尿病诊疗当中“医生-患者”点对点模式不同的是,糖尿病共同照护组建起了一支由医师、药师、护理师、营养师、运动师、教育师、监测师、心理师等共同构成的共同照护团队。此次的“共同照护演讲比赛”就邀请到了来自北京、成都、太原、兰州、哈尔滨,以及台湾的多位在糖尿病共同照护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临床医务人员,以个案汇报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在面对糖尿病患者时遇到的问题、做出的选择、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过程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2021.9.12

疫情影响,此次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改在线上举行,但凭借强大的专家阵容、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学术课题,此次论坛得到了广大业界同仁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据直播平台数据统计,此次论坛共有14.5万人次通过在线直播平台进行了观看。在直播过程中,不断有与会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网络展开了一场畅所欲言的学术探讨,共同分享了内分泌领域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及糖尿病共同照护领域的学术硕果。

作为此次论坛的执行主席,张勤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糖尿病为主的慢病管理,系统地总结了共同照护全时、全域、全科、全员的综合管理思想。每位讲者的发言开阔了新的视野、吸收了新的知识、激发了新的思维,进一步强调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细分管理,以“新、全、细”三大特点,让参加此次论坛的业界同仁感受到了共同照护正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将有助于糖尿病慢病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对推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必然会产生积极作用。

在一片热烈祥和的气氛中,2021年第九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成都站)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来自四面八方的业界同道齐聚蓉城,通过这一学术平台坐而论道,构建起西南地区糖尿病共同照护的学术高地,彰显了医学的人文关怀及对生命的尊重,加强了四川及西南地区糖尿病共同照护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糖尿病共同照护体系的发展和普及,让糖尿病领域的各界同仁在议程紧凑、内容详实的学术盛会中共谋进步,再攀学术高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