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发布于 2021-09-14 20:11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广州市第六中学 张清
近日,单位工作群里,领导随手转发了名为“新广州人老罗”抓拍题写并发在网上的一则生活新闻:广州地铁8号线晓港站,一位阳光帅气的中学生在搭乘地铁上学的路上仍在争分夺秒的做英文练习题……一看校徽,就知道是我们的学生;再看校徽的颜色,就知道是今年新高一的学生(好多年前主管德育的一位主任发明的办法,校徽是一个年级一个颜色,沿用至今);有同事更是一眼就认出这是2班的吴同学。据介绍,该同学不只是学习一向优秀,而且书法也着实不错。
其实,这在外人看来或很新奇的事,于诸多同仁来说,也许早已视之如常,远算不上什么罕有。早前就有不少同事在工作群里不时会发出类似的照片,场景也绝不只限于地铁里、公交上,更有食堂里排队打饭时、集队等待开会时……都能看到许多同学非常自觉地手捧书本自觉温习、识记。
或为个人偏好使然,亦或贪于便捷,老张平常上下班一般都是自行开车。偶尔搭下地铁也曾捕捉到类似画面,记得在一次校内研讨交流会上还展示点评过。也许是年龄差距,也许是所处求学环境有异,同为搭车上学,我们的这位女生立于车厢、旁若无人的专注于温习书本,而另一位身着不同学校校服的小男生显然有些睡意仍在的蹲于车内闭目小憩。近处的工薪族则是毫无意外的在专注玩手游。同框而现,反差不小。
名家有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于前文所列生活的众多瞬间镜头来说,老张倒是认为:优秀,首先是一种行为,同时它更是一种习惯!——这些同学并无来自老师、家长的外在要求,而是极为自然地习惯性的利用零碎时间自觉学习,其首先呈现的当然是一种外化的可视的行为。而这恰恰是他们自觉自律、积极有为的优秀品质的自然显现,不存在丝毫的违和感,这便是一种值得肯定赢得一众赞誉的优秀习惯。实际上,当有了足够多的优秀习惯,那么这些同学也就会习惯于优秀。
写到这,老张又一下子想起了曾为无数年轻学子膜拜的上海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2016年,小小年纪便有了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的武亦姝在老师的推荐下,报名参加的上海赛区海选,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节目开播以来的最高分成功胜出,成为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回到学校参加期末考,照样力拔头筹。2019年,更以613分(总分660分)的高考好成绩如愿入读清华新雅书院理科试验班。如此文理兼优,被许多同学视为“天人”的背后,实际上正是武亦姝的无数优秀习惯成就了她的习惯于优秀。
诗词大会胜出夺冠,一赛而红后,公司签约,她断然拒绝。媒体采访,她直接关机。——如此自律有定力,便是优秀。走进清华园,迎面而来的长途军训拉练,她淡然而对。“拉练走完18公里,我又兴奋地跑到宿舍楼下去看日出。未见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当时与现在都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真好。”——如此自觉有耐力,更是优秀。
今天,如果我们有了足够多的优秀习惯,明天,我们一定会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
END
来 源 | 张清驿站
整理组稿 | 校办公室
往期回顾
六行六艺中正中和 允文允武惟德惟才
官方网站 : http://www.gz6hs.cn/
新浪微博:@广州六中_亲爱精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